馮艷
摘 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的學習并不簡單,低年級學生不論是認字還是讀題還是理解能力都比較薄弱,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盡可能幫助小學生盡快學會理解應用題,盡快提高其簡單應用題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簡單應用題;解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26-01
小學生對應用題的學習是從簡單應用題開始的。通過教學簡單的應用題,能讓學生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與應用;對所學的四則運算知識進行初步運用,來解決最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收獲有關解答應用題的知識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自身經驗對如何進行簡單應用題的教學,淺談一些看法:
一、做好應用題的啟蒙教學
簡單應用題教學,其實從教10以內的加減法就已經開始。學生在入學之初,對漢字還不認識,因此不會出現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對于“應用題”、“已知條件”及“問題”也難以理解,主要是與加減法的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對每一種運算的意義進行理解,即通過具體事物或直觀教具讓學生了解運算的意義與應用,并將直觀的動作及語言有意識地聯系起來,初步建立數量關系的概念。
此外,在解答簡單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要把分析數量關系作為教學重點,不能交給學生一些死辦法及解法公式,不然,會使學生養成死記硬套的習慣。為了給學生打好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讓學生逐步能把應用題里的生活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可適當做一些文字題的練習。如:把5和3合并起來是多少?3個4是多少?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借用學生熟悉的實物或圖片演示,教師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敘述應用題,使學生認識到教師演示及敘述的事物都是常常在他們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并且也讓學生對加減法的意義與應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階段,不能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只要求學生會動手操作,可根據教師的引導復述題里告訴了什么,問的是什么,然后對算法加以選擇,寫出算式,口述答案即可。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時,逐步向半文半圖的應用題過渡,可訓練學生看著題根據教師的引導回答:題里說了什么?先告訴了什么?又告訴了什么?問的是什么?然后通過教師的幫助對應用題進行復述。在此基礎上,再出現完全文字敘述的應用題,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已知條件”、“問題”及“應用題”等術語了。之后再教學生如何了解應用題的結構,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及解題步驟與方法。讓學生對解答簡單應用題的步驟進行了解非常重要。在教學之初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有步驟地分析及解答應用題的良好習慣。
二、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加以掌握
1、理解題意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想,弄清題意。之后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題意進行復述,同時引導學生對已知條件與問題進行分析。
2、分析數量關系與選擇算法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關鍵。部分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會亂猜算法,或簡單地把某一個詞同某種運算方法建立起固定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的方法加以掌握。
3、列出算式進行計算。學生在選擇了正確的算法以后,一般都可以列出算式,并計算出得數。這時可著重教給學生對單位名稱進行口述。因為學生剛開始解答應用題,受生活經驗少的限制,往往不會對量詞加以選擇。
4、做出答案與進行檢驗。解答應用題之初可只要求學生進行口答,逐步要求筆答。要引導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教給學生檢驗的方法。學生解答完以后可進行提問,如“你為什么用減法?你是怎么想的?”讓學生對分析的過程進行簡單地回答,可使其對應用題的理解得到加深,也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對簡單應用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要注意進行揭示
簡單應用題具有多種形式,若一種一種孤立地教,學生難以掌握,且有些應用題目容易混淆,學生分不清就容易養成死記硬套的毛病。將應用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向學生揭示開來,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應用題的正確解法,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開始教相對容易的加減法應用題,可將它們放在一起,以便進行比較,對加減法的不同應用進行更好地區別,同時還能教會學生細心分辨題目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防止不動腦。其他在關系上有聯系的應用題,可在適當的時候再進行聯系和比較。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題的解法,還應安排一些混合練習,盡可能防止在一次練習中出現的都是同類問題。
四、變換練習方式,使學生解答簡單應用題的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
在練習時,要對練習方式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變換,以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練習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應用題的敘述方式進行變換,以免學生片面地根據一些固定的詞語選擇算法。如:加法應用題,有時可以不出現“一共”兩個字,換用減法應用題常用詞語,如:有一盤蘋果,先吃掉2個,又吃掉3個,兩次吃掉多少個?
2、對應用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的敘述順序進行適當變換。有時可以把問題放在已知條件的前面。如:小青做了8面紅旗,還要做多少面就夠15面?
3、適當做一些補充條件或問題的練習。在學生對一些應用題的解法有了初步掌握后可進行這種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清楚地了解各種應用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的數量關系,對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進行更好地培養。
4、適當做一些自編應用題的練習。通過自編應用題能讓學生對應用題的結構進行更好地掌握,同時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語言及想象力得到發展。
總之,簡單應用題的解答是進一步學習復合應用題的解答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教育中,簡單應用題教學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胡進春.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簡單應用題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04):35-36.
[2] 蔡春妹.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2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