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承鳳
摘 要:我們在努力抓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研究和合理高效的上好語文早讀課。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這一黃金時間,會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鞏固、深化和拓寬,有利于學生“讀”的興趣和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早讀課;現狀;合理高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89-01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讀是一天學習中的黃金時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只有反復吟誦,才能做到對課文有親切的體會,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語文開設早讀課,由來已久。每個學校每天都安排了早讀課,每周的語文早讀課一般是兩次或兩次以上,早讀的時間在三十到四十分鐘不等。可見,我們在努力抓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研究和合理高效的上好語文早讀課。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這一黃金時間,會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鞏固、深化和拓寬,有利于學生“讀”的興趣和能力的增強。但遺憾的是目前的語文早讀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高中的語文早讀質量低下的現狀令人擔憂。
一、現狀分析
1、早讀目標不夠明確
2、早讀過程缺乏管理
3、早讀形式枯燥單一
4、早讀質量缺乏監控
二、提高早讀課效率的策略
1、明確早讀任務
早讀前,為學生設置目標,讓學生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提高其早讀效率。
確立每節早讀課的目標,根據學生能力的大小來設立不同的目標。那么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務,教師應該心中有數。且任務要適中,要讓多數學生有信心完成任務。過高的目標,經過學生努力還是很難達到,這樣會使學生產生過度焦慮,進而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過低的目標,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到,激不起學生的早讀興趣,就會削弱他們的積極性。我們語文老師一定要切合學生實際情況,切忌好高騖遠。制訂出因“生”制宜、切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的語文早讀目標。
2、管理到位,主動參與
早讀課多由學生自由支配,只強調是否在讀,只滿足早讀課“書聲瑯瑯”的氛圍;至于讀什么,讀得怎樣,教師都過問較少。教師的管理和主導毫無體現,教師是游離于早讀之外的看班而已,而一味地只由學生朗讀,學生的學習精力容易疲憊,學習興趣最易喪失。為此,早讀課教師按時到班后,可占用三分之一左右時間,組織和指導學生早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朗讀課本上多加指導,在朗讀形式上盡可能翻些花樣,力求把每節早讀課上得有序、有效、有特色。
3、早讀形式多樣化
早讀課是以“朗讀”為主,但并非是學生自主、一讀到底這一傳統形式,為此可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如教師聲情并茂范讀,讓學生體會朗讀技巧;聽讀古詩、精彩影視對白錄音朗讀,讓學生掌握抑揚頓挫方法;指導時重點語句誦讀,讓學生理解文章情感;引導學生背誦,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方法;組織學生速讀,培養學生迅速捕捉語言信息的能力;還可以指導學生配合動作讀,很多課文很優美,很精彩,如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給文章配上合適的動作,邊做必讀,讀書效果會更好。針對具體課文,可在教師組織下,采用分段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比賽式朗讀、默讀等形式而展開,豐富早讀課內容,活躍早讀課氣氛。
4、及時反饋,科學評價
為了激發學生對早讀的興趣,了解學生的早讀效果,提高早讀課的效率,進行適時、適度的反饋對學生的早讀將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反饋的宗旨是表揚優生,激勵差生。檢測手段具有多樣性、靈活性:或單個抽查、或集體背誦、或安排各種學生感興趣的競賽活動等,這樣做一方面督促學生朗讀或背誦,另一方面增強學生背誦或朗讀的興趣。只有檢測手段跟上,才能更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環節,它對學習活動具有反饋、調控、改進等功能,因此,早讀課也需要利用教學評價來保證效果。把讀背與檢測完整的結合作為對早讀課教學評價的主要手段。每節早讀課可留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檢測學生達成目標的情況,教師要幫助未達標同學分析失誤原因,并就如何達標作指導。早讀課達標的檢測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如背誦、默寫、答問等方式皆可。評價主體也可靈活多樣,可以老師檢測全班同學,也可以同桌之間相互檢測,還可以讓同學們自測,我們覺得后兩種檢測效果更好,在檢測中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
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對于提高語文早讀的有效性效果明顯。現在,不管老師在與否,教室里書聲瑯瑯,學生讀得熱火朝天。學生提高了認識,自覺性強了,把曾經的“要我讀”成了現在的“我要讀”;讀而得法,讀而有獲,學生興趣自然就濃了。早讀課不僅于培養學生的朗讀記憶能力、審美能力,同時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鞏固、深化和拓寬,而且有利于學生“讀”的興趣和能力的增強,大大提高了課堂質量。總之,只要我們用心、用情,合理高效的利用好早讀課,語文園地一定會煥發無窮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