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兵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如何構建初中物理教學有效課堂,一直是初中物理老師探討的主要問題。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物理教學的教學模式,融入新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實現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學。對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構建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62-01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尋求有效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目標,傳統的教學觀、學生觀、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原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設計的生命,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的培養。因此,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論述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師生關系和諧,是構建初中物理有效課堂的基礎
現在的初中生逆反心理很重,學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損害他們自尊心的教師,對學生諷刺、挖苦、冷漠、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有傷學生尊嚴和不利學生個性發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造成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必然會引起學生愛的反饋,因為學生感受了老師的關懷和愛護,產生了愉快的情緒體驗,對老師就會更熱愛更信賴。學生就自然會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吐露秘密。師生心靈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無形的橋梁,思想的交流,知識的傳遞,就暢通無阻了,師生關系就會越來越密切。
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里有話不說,那么這常常是由于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這必然會妨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任課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
教師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發展了良好的情感關系,教師關愛學生,學生尊重自己喜歡的老師,情感促使他將這種感覺遷移到教學上,學生愛屋及烏就特別喜歡這位教師的課,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內在的心理潛能,使學生的認知變得敏銳,記憶獲得增強,思維變得靈活,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發揮其創造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質疑,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在學習物理時,學生能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這是他們主動鉆研學習的表現,他們提出的問題往往超越了教師的預想,甚至會讓你措手不及。有的教師死守教案,從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真實的有價值的問題置之不理,對學生有創意的認識隨意否定,這樣很難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學生的幫助者和指導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盡量讓更多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疑中產生問題,在疑中產生興趣,才能找到學生的增長點。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利用有趣的實驗能增強學生好奇心;鮮明、生動的物理實驗,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講解大氣壓強時,利用橡皮碗吸玻璃板的實驗,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他們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啟發引導學生分析。這樣學生印象深刻。還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識的“新”“奇”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現象、納米技術等,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他們樹立獻身科學的理想。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使用關聯性教學,拓展學生想象空間
關聯性教學是指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物理課程自身的特征,利用物理模型以及物理同其它事物的關聯性進行教學探究。另外,物理也是與其他課堂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因此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與相鄰學科的關系,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物理知識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學生掌握其它學科的知識點,認識到學習物理的重要性。同時,不僅能夠讓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而且有利于對其它課程的學習,對于建立物理模型來講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學起于思,源于疑,有疑問、有思考,學習的真諦矣!科目教學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一些基本知識,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特別是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物理新課標提出: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漁,學到捕魚的本領。因此,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情境,積極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知識問題融于情境中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使其充分經歷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研究、問題的解決、新問題的提出等全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要構建有效的初中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教師就需轉變教學觀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以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來促進學生的知識的構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分層訓練、豐富課外活動來促進學生的技能培養,這樣才會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 楊萬滿.新課標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的探究[J].教育界,2012,22(32)
[2] 孫志浩.新課標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探析[J].浙江教育研究.2011.03
[3] 陳水娣.探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1(3)
[4] 符東生.對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