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兵
摘 要:德育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是德育教育的主導,需要更新思想、改進方法,不斷推動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本文主要就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進行闡述。
關鍵詞:德育教育;班主任;方法;環境;思想;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91-0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靈魂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一字一句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小學生正處在人格發展的不穩定時期,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巨大的幫助。班主任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開展德育工作在小學生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明確自己的教育職責,在教學過程中用淺顯易懂的方法將德育工作做好。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加速進步的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德育工作應該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
一、積極探索德育新方法
教育是一門細水長流的藝術,小學班主任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因材施教,要及時學習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通過不斷學習提升,適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個體發展的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小學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小學階段是人生的非常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好奇心很大,并且還是一張白紙,要把這樣的他們培養成材就必須通過自己的人格力量來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2、小學班主任應關心愛護學生,獻出自己滿腔的熱情,設身處地為其考慮,做他們的知心人,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
3、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小學班主任應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獎懲體制,對學生平日的行為起到一個制約的作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更有效的實施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對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首先是充分利用網絡環境。班主任作為引導者應引導學生正確用網,而不是因為網絡的一些消極影響便禁止學生使用,如讓學生分組,通過網絡在限定時間內查找出給定的資料;開展在網絡幫助下的知識搶答競賽等活動。同時,老師也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如兒童資源網、少年雛鷹網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防止他們被一些不良網站影響,深刻體會到網絡良師益友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有效實施。其次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第一,開展互幫互助活動,讓好學生帶動接收知識能力差的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成績。第二,選配好班干部。通過競選等方式產生班干部,要求班干部端正服務意識,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地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使教師在班上講課時可以不把精力花在維持紀律上,同學們也不會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影響而分散精力。第三,對每次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并排名,對進步快的同學給與鼓勵與表揚,對進步慢甚至是退步的同學要加強關心程度,與其談心,一起找出問題,提出對他們的要求,以促使他們加強學習自覺性。第四,組織各種各樣形式的活動,如觀看積極向上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自行排練有意義的節目表演給大家看等,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們的修養與情操,進而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質。
三、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方式大多都是通過教師或者家長自有的經驗來教導學生應該去走什么樣的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這樣并不利于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理想的樹立。我們知道人的成長與教育、環境等方面因素有關,環境起到重要作用,教育起決定作用。在重視教育作用的同時,不可忽視環境的重要作用,優質的教育環境可以對學生的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養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性的功能需要通過教育者的設計而體現,班主任必須有意識地利用周圍的環境文化來為學生教育服務,環境文化影響著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從而使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同時又會制約著學生的行為,使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班主任應積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那么,學生周圍的環境就會成為一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起著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青少年時期,創造力更多地體現為想象力。創造力的匱乏,無異于想象力的匱乏。現代社會普遍的應試教育完全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導致學生只會考試,不會創新,沒有自主選擇的意識,缺乏,成為了應對各種考試的機器,在這些壓力之下,一切理想都隨之變得黯淡無光,最后被擱置一邊。班主任要一直秉承教書育人的理念,讓學生們接受一種寬松自由的教學觀念。這樣逐步將這種思想輸入學生的腦海中,從而讓學生不再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還他們一個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班主任還要對學生因材施教,觀察每個學生在哪些方面具有多大的潛力,從而正確引導他們的學習方向,不要吝嗇對他們的表揚,因為他們會把這些表揚看作老師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和重視,來自老師的表揚往往會成為他們繼續向上的動力。這樣一來,師生關系也會變得融洽,有助于師生之間的互相配合,從而提高學生汲取知識的能力,成為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最基礎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