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 要:隨著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層面上。因此,企業要想保證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首要的落腳點就是要不斷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但是,在企業行政管理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還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關鍵詞:行政管理;人力資源;企業管理
1 當前企業行政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
首先,忽視了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從我國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現狀來看,大多數的企業都比較重視對現有人才的使用,對于后備人才的培訓與培養則很欠缺,缺乏長遠發展的意識。其次,對人力資源管理缺乏重視。在當前的企業發展過程中,很多企業管理者并沒有認識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過多的強調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最終結果,而對人力資源管理不聞不問。
2.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單一
在當前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往往存在管理方式單一的問題,很多企業管理者只是注重企業員工的學歷水平,而忽視企業人才能力、技術、業務水平的重視。
3.混淆了企業行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相互關系
企業行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兩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運行過程中,有些企業認為企業行政管理應該遠遠大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該從屬于企業行政管理,應該為企業行政管理服務。
2 企業行政管理的有效性
企業行政管理指的是企業行政系統依托于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制度、原則及方法管理企業的一系列措施與方案,以推動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企業行政管理不僅能夠促使企業更好的適應形勢發展需求,而且還能夠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推進企業平穩持續發展。
非獨立性與實際性是企業行政管理的兩大顯著特征,(1)非獨立性。發展是每個企業永遠堅持的目標,而行政管理正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即通過行政管理能夠促使企業科學合理配置人力、財力及物力資源,激發各級員工工作能動性,增強其責任感,為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提供保障;(2)實際性。企業既是企業行政管理的作用對象,又需要依據企業實際狀況對企業行政管理涉及到的制度準則、程序方法作出適當調整優化,確保其高效性使用價值在企業中得以充分發揮。除此之外,及時性、縱向性及權威性也是企業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
非獨立性是企業行政管理的關鍵特征,在這一特征的推動下,促使企業科學合理配置各類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規避資源浪費、流失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對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實際性是企業行政管理的核心特征。市場經濟背景下,國家各項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再加上各企業大都迅猛發展,以致企業傳統的各項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此形勢下,迫切需要企業依據改革后的國家經濟體制,結合自身實際狀況不斷轉變管理理念、規范管理方法與程度、完善管理模式,如此才能夠保證企業得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3 政府行政管理對企業行政管理的啟示
關于政府行政管理概念,各國專家學者未能夠形成統一意見,在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國家管理的執行機關,依照相關法律政策管理國家政治、經濟及社會相關事務,以保證國家和諧穩定發展。通過對比政府行政管理與企業行政管理發現,二者之間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異性,具體表現在下述方面:
對于政府而言,主體:政治家與公務員,對象:全體國民,過程:借助主體能力,以低成本為全體國民創造更多優質的服務,目的:實現全體國民福利最大化;對于企業而言,主體:企業家與各級職工,對象:廣大用戶,過程:依靠主體能力,以低成本向廣大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或高價值產品,目的: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
中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多次強調,始終堅持將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國家行政管理的出發點與歸宿。因此要求以圍繞實現全體國民福利最大化為中心開展政府行政管理,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政府為全體國民創造更多優質的服務,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及物力資源用于支持弱勢群體生存與發展。如頒布一系列福利政策,加大對教育、社會保障等多方面資源投入等。
待明確政府行政管理目的后,便需要緊密圍繞這一目標開展相關活動。由上可知,以低成本為全體國民創造更多優質的服務,以實現全體國民福利最大化是政府行政管理目的,以低成本向廣大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或高價值產品,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是企業行政管理目的,其中這里提及的“低成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盡可能少的投入;二是盡可能提高投入效率。從企業層面看,少投入主要體現在嚴禁將資源成本投向與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不相干的項目;從政府層面看,少投入主要體現在嚴禁將資源成本投向與實現全體國民福利最大化不相干的項目。另外,從企業層面看,提高投入效率主要體現在將資源成本投入盈利空間大的項目,即以最少的資源成本為企業賺取最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揮資源成本使用價值最大化;從政府層面看,提高投入效率主要體現在將更多的資源成本投入弱勢群體,以支持弱勢群體生存與發展,進一步縮小我國貧富差距,推進我國更快、更好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 行政管理理論視角下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
(一)定崗定編定級,落實好人才規劃
過推行定崗定編定級工作既有助于規范企業組織結構,又能夠準確了解企業人力資源現狀,并對企業人力資源進行合理規劃。“按職套崗”、“專家評估”及“正式定崗”等是定崗定編定級工作的重要環節,企業通過落實上述環節便能夠了解到各崗位現有人才的數量與結構,掌握這些人才的專長、能力及業績,之后便可以將這些人才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以確保其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二)優化薪酬結構,激發工作動力
第一,基本薪酬。穩定與保障是基本薪酬的重要效用,其所起的激勵效用不明顯,若基本薪酬在總薪酬中所占比例過高,將導致員工失去動力,組織失去活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企業優化薪酬結構,適當降低基本薪酬在總薪酬中所占比例,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促使其更加積極自主參與到日常相關工作中;第二,績效薪酬。績效薪酬也是員工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部分是指對員工超額工作部分或工作績效突出部分所支付的獎勵性報酬。激發員工工作能動性與增強員工工作責任感是績效薪酬的重要效用。
參考文獻
[1]楊炎坤,張大勇.企業在績效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08(07)
[2]孫宏,莊茂兵.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經營管理者. 2011(21)
[3]楊輝.企業如何建立質量目標及常見問題分析[J].電子質量.2005(11)
[4]賴懿,覃麗君.我國企業戰略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戰略管理》讀后感[J].企業科技與發展. 2009(18)
[5]郭計川.淺談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0(04)
[6]余勃.莫使全面質量管理成“陷阱”——對西安市某度假村的全面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商貿.2011(12)
[7]曹勇.信息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0)
[8]楊念.我國近期債轉股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的探討[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