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梅
【摘 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分析中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建設意義,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到學生的專業素質、行為規范等幾個方面,對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教育進行了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育 校企合作 校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61-02
中職教育也就是通俗說的職業教育,就是為了就業的教育,中職學校主要培養學生的方向是企業需要的技術型人才,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中職學校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總結,摸索出了一條新的教學途徑,那就是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一、中職校企合作的建設意義
中職校企合作是最能實現實習實訓的有效方式,是中職學校從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總結經驗,得出的一條有利于中職學校生存發展的路子;同時,任何能作為合作的事物,都具備合作雙方都需要的地方,校企合作不單是中職學校的一條新出路,也是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后續力量來源,對于中職學校、中職生和企業來說都是極具意義的。
建立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在企業的幫助下建立與企業接軌的實訓基地,設備與人力都可以資源共享。學生在模擬企業結構的實訓基地學習,能夠更好更快地進入角色,學到更多的知識,動手實踐能力更強。
了解企業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通過校企合作,學校能更好更快地掌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避免培養出與企業需求脫節,造成人才浪費的現象發生。
有益于減輕職業學校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又可提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學校地處邊遠大石山區,由于地少石多的地理環境,很難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農作物,農民經濟收入很低。家庭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學生基本都去讀高中了,學校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經濟都比較困難。雖然國家政策減免了學費,但是生活費對于他們的家庭來說,還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校企合作的出現,解決了學生生活費這個根本問題。除此之外,學生在校企合作工廠上班學習等一切活動都按企業對員工的要求嚴格進行,從思想和行為方面規范我們學生的職業素養。
能夠更好地為學校招生工作帶來便利。認真讀書,學好技術,將來找一份好工作,這是很多學生和學生家長的目的。中職學校通過和企業合作開辦校企合作工廠這個媒介,不僅能培養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幫助貧困學生解決生活經濟困難等問題,最重要的還能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校企雙方合作愉快,學校的畢業生一畢業就可以直接前往企業就業,擺脫一畢業就等于失業的難堪現象發生。學生就業不存在問題,學校的招生工作自然也迎刃而解。
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通過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學校可以經常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觀摩學習。職業學校的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因而教師本人的專業技術能力非常重要。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能夠學到更多更實用的知識,教師從企業回到學校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儲備人才。企業通過校企合作,保證企業有充足的員工,而且是可以直接上崗的員工。這些員工在輸送到企業之前已經在學校完成了崗前培訓,節省了企業培訓成本和時間。
為企業節省空間。企業建造廠房需要大量的土地,土地征用和廠房構建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支,特別是在珠三角地區,企業通過學校合辦校企工廠,從很大方面節省了建造廠房需要的費用,學校能提供建造廠房需要的土地,甚至能提供現有的廠房,企業只需簡單裝修及安裝設備就可以使用。
二、校園文化建設
培養目標。培養中職生是以就業為主,學校要與企業的需求為目標對學生進行培養,所以培養的目標以就業為導向,按照企業的需求去培養中職生,使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都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并且為畢業生一畢業就能走上工作崗位,提前做好準備。
課程體系。學校的每個專業在開設課程之前要先做好調查,開設的課程要合理,教材要與時俱進,專業課的課時安排要以實訓課為主,理論為輔。另外,除國家教育規定的公共課及專業課外,利用課余或者晚自修時間開設有關職業道德方面的課程,在學生畢業前,給他們灌輸一定的職業理念,特別是企業精神、企業先進文化理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專業素質。學生的專業素質要過硬才能具備社會競爭力,有些專業性比較強或者工種比較特別的工作,上崗時都要求要有上崗證,比如,會計從業資格證、電工證、幼師證等,這些工作崗位在上崗之前都要求有這些相關的證書,此外,還有些專業,比如計算機、市場營銷、客戶信息服務、汽修等專業,國家對這些專業都有相關職業考核,這就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針對這些專業的特殊性,進行重點培養,力爭讓學生在畢業前都能拿到跟本專業有關的職業證書。畢業生的專業素質過硬,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社會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行為規范。嚴格規范中職生的行為規范,中職生大部分是初中畢業生,知識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年齡也相對比較小,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在行為規范方面還需要學校加大教育力度。除了教育學生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校紀校規,愛國愛校愛家,做一個社會主義好公民,還要把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往企業對員工的行為規范方面培養,愛崗敬業,遵守職業道德,能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的職業精神,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三、學校現有的校企合作成效
近幾年學校校企合作發展得比較順利,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學校從中探索出了符合學校發展的教育教學模式。目前學校的校企合作企業有中德合作的中德諾浩汽修班,富士康企業的富桂班,廣東鴻聯九五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聯合辦學的客服信息服務班。富桂班和客戶信息服務班實行訂單辦學,企業提供一定的設備和技術人員,不定期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學生畢業后,專業技術和面試合格的學生可以直接前往企業進行就業。中德諾浩汽修班,2013年學校校企合作,招收到校參加學習的學生有85名同學,除了開設國家教育部門規定的課程外,專業課基本使用企業指定的教材,寒暑假學校派出汽修專業教師到企業總部(北京)基地進行培訓學習,企業也經常派專業人士到學校進行教學指導工作,傳授企業文化精神激勵學生。期末考試采用企業提供的試卷,進行實踐操作考試,實行一對一考試,檢驗每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中德諾浩班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嚴格訓練,比普通汽修班的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也比普通汽修班的學生強很多,很好地實現了學生到中職學校學習一門技能的目標。中德諾浩班學生畢業之前,學校還聯合企業在學校舉辦崗前就業培訓和面試培訓工作,有79名同學通過嚴格考試并獲得中德諾浩職業資格證書,這79名專業技術和面試合格的學生全部安排進入企業下屬的各個公司就業,意味著這個班畢業就業率很好,高達93%,這個合作項目在社會、學校、學生及學生家長中反應極好。
校企合作,取得雙贏,企業通過校企合作辦學,解決了企業用工難,招聘到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員工,企業通過在學校合作的校企實訓基地,培養本企業需要的員工。學校為企業提供了培養基地、培訓人員,節省了企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降低成本。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經培訓好了,不管是技術方面還是紀律要求方面,一畢業到企業就可以直接上崗。而學校通過企業提供的設備建立了實訓基地 ,在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教師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本領,校企合作班的學生學到更多更實用的知識和技能。校企合作班要求比較嚴格,基本按企業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培養,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職業道德等都得到強化,校企合作班的學生不論是知識技能還是紀律方面都比普通班的學生強。
總之,在實踐教學中校企合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和企業雙方都能通過這種合作關系達到目的。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經過實踐檢驗是可行的,成效是顯著的,應該值得大力推廣。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還需要學校和企業從多方面共同探討,尋找一條更好更長遠的校企合作發展模式,讓中職教學走出一條具有生機活力的好路子,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孔祥光.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綜述[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院報,2012(3)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