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菊
【摘 要】不同于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注重知識積累和寫作,職業高中語文更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以適應實習崗位的需要。因此,在職業高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應重點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方法,通過激發交際興趣,讓學生勇于表達;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指導交際技巧,讓學生善于表達。
【關鍵詞】職業高中 語文 口語交際 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128-02
口語交際,顧名思義,是健全的社會人通過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信息的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口語交際在人際交往中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能夠游刃有余地在不同場合,和不同人群打交道,合情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是培養良好人際關系的開始。加強對職業高中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還能養成有禮貌、認真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有利于職業高中學生走入社會實習之后處理好各種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因此,在職業高中語文各學期各階段的教學中,我們都應對口語交際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
從以往教學的經驗中,筆者總結出以下三種關于如何上好職業高中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交際興趣,讓學生勇于表達
一般說來,學生在課余時間是愛聽愛說的,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在和同齡人交談時,是放松、自由的,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依據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三點著手。
第一,要做到盡可能地鼓勵學生愿說、愛說、主動說。語言是情感自然流淌的泉源。許多內向的學生怕說話,擔心說錯話,羞于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長此以往,學生可能會發展為孤僻,甚至自閉。因此,語文教師開始應引導學生愿說,再逐漸發展到愛說、主動說。
第二,要善于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和調動學生說話的情感。每個學生的興趣不一樣,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更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別人的交流中去。比如張生喜歡體育運動,那么和體育運動相關的話題,他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李四喜歡電腦游戲,關于游戲中的每一個人物想必都能如數家珍。如此等等,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特點,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
第三,口語交際有別于書面語言,它是生活化的,因此口語交際的話題應取材生活,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語文教師應通過訓練,解決學生日常生活口語交際中遭遇的問題。比如,第一學年適合進行打電話練習,做“傳話”游戲,說說為什么會傳錯話;甚至讓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表演買賣東西,學生對于角色扮演這種做法往往是很樂意的。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首先讓學生明白學會傾聽和禮貌用語在口語交際中的重要性。第二學年適合學生的練習方式是演講、辯論、采訪校園名人名師等。這是對口語交際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要求學生平時多看書,積累詞匯量,培養快速反應的應變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場景、不同人物選擇恰當的口語表達形式。
二、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
口語交際要在教學中達到應有的效果,創設情境尤為關鍵。教師應在職業高中課堂口語交際中根據不同的訓練話題,靈活創設適合的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去觀察、思考和聯想,從而讓他們變得有話可說。
(一)實物創設情境。比如“介紹”這一口語訓練,語文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帶一些他們平時使用的物品來進行介紹。甚至教室里的每一個物品,都可以成為訓練的實物。鼓勵學生認真思考、聯想,用自己的話去描述平時司空見慣的物品。教師可以給出介紹的要點、流程,比如從物品的外形、結構、成分、使用效果等去進行有條理的介紹。例如,大米這種司空見慣的食物,除了我們所知道的常識外,其實不妨聯想大米還可以變成什么、大米的多種用途等。
(二)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職業高中學生語文基礎一般,他們學習知識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來說,是較為被動的接受過程。在課堂上,一部分學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聽課。信息技術往往是圖文并茂的,生動直觀的形象有利于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如筆者在教學“外貌描寫”一課時,將各種影視作品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制作成課件,投放到屏幕上,如孫悟空、豬八戒、濟公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逼真地再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大腦就會記憶重現,回想起影視作品中如何描述這些人物形象。因為是學生喜歡的人物形象,所以他們能準確說出課文中每一個人物的外貌特征,并且由外貌特征聯系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學生一下子發覺創作一個人物原來有這么多可以說的地方。
(三)學生表演創設情境。語文教師在講授小說《項鏈》這課時,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編排課本劇,進行表演。在少數同學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參與輔導,這樣創設情境,步步引人入勝,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進入小說《項鏈》的世界之中。其他同學進行人物扮演的角色評論,指出優缺點。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根據不同的社交場合,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通過創設情境表演,鍛煉學生的膽量以及突破公眾場合中當眾表達的心理障礙。
三、指導交際技巧,讓學生善于表達
(一)學會思考和傾聽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時,首先要善于教會學生方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的學生雖然很敢說,但不會說,原因就是他們表達觀點時不會經過思考或者傾聽。思考和傾聽,是進行有效的口語交際溝通的前提。如果學生不學會思考和傾聽,表達出來的內容就是雜亂無序、言之無物的。思考,使得我們在腦海中組織恰當的語言,進行基本邏輯的排序,也就是先說什么再說什么。傾聽,能使我們接收外界傳達的信息,從而做出合適的反饋。對于敢說的學生,教師要尤為應強調這兩點。
(二)懂得禮儀禮貌是口語交際的關鍵。職業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禮儀禮貌缺失的問題,如在日常和老師通電話過程中,一些學生往往不注意打電話時間,電話接通即直呼老師大名,而又不自報姓名或者直接告知老師關于他本人的訴求。學生禮儀的缺失,必定會阻礙口語交際和人際交往的順暢進行,而且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正反兩面的案例,分析說明禮儀禮貌對口語交際和人際交往的重要影響。
(三)課堂課外輔導兩手抓。課堂訓練的時間是有限的,語文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由于學生層次不同,我們必須注意到,有些學生通過一學期十幾次課的練習,未必就能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針對這樣的學生,課外練習和輔導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或許是拘謹的,不敢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一旦離開嚴肅莊重的課堂,學生受拘束的情感就會解脫,表達的愿望自然也會變得強烈起來。
口語交際教學的最后一步是評價。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水平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這樣才有利于真正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外向活潑敢說的學生,應注意提醒他們注意分寸和尺度。而對于內向膽小的學生,主要以鼓勵、表揚為主,目的是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得他們不再懼怕當眾發言。
生活之中,處處皆語文,語文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要讓學生切實體會到語文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就要讓學生善于從生活細節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體悟語文的功能性作用。培養職業高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提高他們人際交往的情商,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更是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黃天貴,王正莉.新起點 新希望[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