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智榮
[摘 要]高中數學是高中學習內容的重點之一,數學的學習不僅關乎著學生的高考,關乎著學生的未來,更關乎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而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運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是新課改中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課本上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創新能力不僅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更是學生提高自我數學思想,以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數學教學中,教師自我創新觀念的樹立
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供給,更是學生自我觀念、自我意識產生的催化劑。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改變自我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僅僅是一個供給者,更是一個引導者,教師要注意從注重自我“教”向注重學生“學”上轉變,向注重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上轉變。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整堂課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滿堂灌,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樹立教師的創新觀念。教師要從自我做起,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注重探究性學習,這是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二、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
1.注重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推動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數學興趣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把教材中死板的知識生動化,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數學公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發現者的數學故事,提高數學教學的立體感與延伸感,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2.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想象力
觀察力對于中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數學的學習中。細致的觀察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有效的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可以鍛煉學生見微知著的思考方式。因此,要注重培養學生系統的、周密的、精確敏銳的觀察習慣,并將其運用到數學學習中以及其它各個領域。
質疑是創新的一種形式,是學生深入思考的體現。想象是質疑的起點,在想象中尋找不同的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僅可以將知識串聯起來,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學生打破傳統思維模式,將枯燥的數學知識學活。這個過程也是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的途徑。
3.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改變傳統的課堂上老師為主體,學生參與性低的的教學模式。改變自己的包辦代替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在引導中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要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中來,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在此之中,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加高漲,思考的更多,體會的更深,記憶的更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
學生自主參與的前提是可以做好自學,自學不僅是數學學習的好方法,更是人生中重要的學習方式。數學的學習與實踐需要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教師擔起指導的責任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如若可以做好自主學習,便可輕松駕馭數學,且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學習的技能都會隨之提高。
4.培養學生的側向思維習慣
側向思維是指延伸思維、由此及彼、擴展思維,另辟蹊徑的思維模式。以另一角度來發現新的問題,新的方法,以產生新的結果,產生新的創造。例如,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注意一題多解,注重多種方法解題。學生在側向思維中發掘出數學的新魅力,同時,在延伸思維中打破了自我的思維定式,不僅僅是提高了解題能力,更是提高了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數學教學中,創造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環境
好奇是學生的本性,是創新的源泉,是難能可貴的創新動力。如若想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保護好學生的本性,融洽輕松的學習氛圍是關鍵。首先,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擁有一個和藹可親的引導者。其次,在教學中注意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采用多方位的立體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注意進行研究性教學,即讓學生參與到研究探索中來,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
四、結語
數學不僅僅是高中學習中的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同樣可以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方法。數學不僅僅是解題,更是一種創新。創新貫穿于高中數學的始終,把握了創新,就把握了數學。教師要勤于讓學生進行類比、推廣、質疑,唯有如此才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但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教師持久的采用啟發引導式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將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每一節課當中。
參考文獻:
[1] 戴紅榮.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 8.
[2] 楊海林. 高中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 中國校園文學: 教育教學研究, 2014 (5): 65-65.
[3] 柳升超.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