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

摘 要:能力導向的有效教學,不只是在知識教學中順帶地進行所謂能力的培養,而應以能力為導向,有意識有目標地對能力進行系統的自覺的培養。這樣學生的能力才能在學習和活動中得到鍛煉、提高和發展,也就是說能力是在使用過程中進行的完成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導向;有效課堂;思維導圖
《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由此可見,閱讀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讓學生切實學好初中英語,從而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英語閱讀教學應不僅僅是單純傳授學生做題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溝通交流、汲取材料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英語的初步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掌握、建構和創新知識。本文主要介紹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方式,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學習和掌握語篇所承載的語言知識,從而達到有效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背景介紹
多數閱讀課的教學通常是要求學生預習課文,然后教師講解語法,接著師生逐句共同翻譯閱讀教學材料,最后再進行課堂提問、課堂練習等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導致大多數活潑、好奇、求知欲強的學生會覺得課堂單一枯燥,興趣不高,學生失去興趣,良好習慣沒有養成,閱讀方法也不正確,進而對閱讀理解相產生畏難心理,閱讀理解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因此,我認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應該是創造條件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參與閱讀實踐,積極主動的發問、討論、辯論,而不是被動的安排和接受,使學生通過閱讀教學達到提高獲取知識、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下文將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6 Topic 3 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 Section C中的閱讀教學部分為例,筆者巧妙地運用插入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Pre-reading brain-storming
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前提是具備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初中學生要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就必須在英語詞匯和語法規則方面下苦功夫,進行嚴格訓練。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文章就是高樓大廈,只有足夠的詞匯積累,才能掌握理解文章內容。新課改后初中閱讀理解的詞匯量大,如果沒有積累足夠的詞匯量,不僅影響閱讀速度,還增加文章的理解難度。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要加強詞匯積累,通過背誦記憶單詞、語句不斷豐富自身詞匯量。同時,語法規則是文章詞、句、篇的聯系樞紐,它的存在使文章得以完整的信息和豐富的內容呈現,在閱讀文章中包含許多語法知識,學生只有掌握豐富的語法規則,才能準確把握和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和水平。因此本課英語閱讀教學課前,教師利用小黑板給出本課的6個新單詞(singal,ssafety,truck,notic, reflector, injury)、4個詞組(pay attention to, in case of, first aid)和1個總結性的句子(In a word, the best way to be …is to be …),讓學生課前將6個新單詞編造6個句子。然后,連接4個詞組,加上1個總結性的句子,編成一個簡短的小文章。這樣重在培養學生將零散的語言信息能力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增加學生對詞語運用的敏感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知識點研究編寫文章,有助于學生詞匯儲備的增加,在編寫文章的過程中理解、把握和運用語法規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三、while-reading
1.培養學生閱讀文章的注意組織結構的能力。英語閱讀文章的主題通常是由一個主題句引出,用以說明文章的主旨,正文部份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句展開說明,其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本篇文章即將表述的問題在心理上有所準備。有時主題句在文章的開頭、有時在文章的結尾、還有的主題句在文章的中間,閱讀時若能把抓住這些句子,無疑會大大提高閱讀的速度和理解效果。同時,分清閱讀材料的體裁,了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征來源,在閱讀過程中才會做到心中有數。因此,在本課教學開始時,老師就指導學生閱讀前先用短暫的時間簡單掃描下材料,初步了解文章描寫是關于事情、人物或自然等方面的內容,再看文章是屬于記敘、說明、應用或論辯類等體裁,以及文章的段落結構和重點分布情況,并認真閱讀文章的開頭句、中間句和結尾句,盡量抓住其中的主要情節和論點。只有詳細了解文章的內容、體裁和結構,在閱讀過程中才能較快地抓住文章的主題句和重要信息,使閱讀理解更快捷和準確。
文章開頭就以The bicycl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ehicles in te world這一句話引出本文要討論的核心問題,從而起到統領全文的作用,使學生閱讀能順利地進入正文。第二段分別以Bicycle riding is good exercise及Bicycle riders must pay atteion to the traffice and obey the safety rules主題分點闡述,從不同的側面對文章的主題展開討論。最后用一句:In a word, the best way to be safe is to be careful.進行概括全文內容,也就是用不同的話重新闡述中心思想。
2.設計有效題目,進行有效精讀,培養學生觀察力和理解力。教學中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有效的提問才能幫助英語閱讀課程順利、高效的完成。教師在設計問題之前要進行深度思考,根據了解掌握的學生的思維水平、認知特點和實際水平,結合文章主題制定問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注意要理解詞句,成其對變換句式對照比較做出正確的概括。 因此針對本課分點闡述,教師設計出有效的閱讀任務型題目(如下圖),學生在這一步驟能做到對閱讀材料進行有效精讀,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閱讀時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Bicycle _____________
Advantages 1.Riding _________ is good exercise.
2. It can make the _________ hearts and lungs strong.
3. It ________ cause pollution.
Somet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1. We must know and obey the ________ rules.
2.We must wear helmets to __________________.
3.When we _______ at night, we must wear light-colored clothes.
4.___________an accident, we should know how to give first aid.
Conclusion: The best way to _________ is to be careful.
3.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對閱讀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整體的印象和把握,把教學過程中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歸類和組織,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和穿插關系,從而對書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識要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也因為一張思維導圖就可以把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包含在內,更便于學生們隨身攜帶學習和相互交流。下面這張圖是我們閱讀bicycle riding 時候,學生制作的一張圖,簡潔易懂一目了然緊接著在上一步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閱讀的內容要求學生更細致的解讀,更精細的把握,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概括力和理解力。
四、Post-reading
學生在完成一二步驟后,閱讀材料的大綱基本掌握,這時學生看著思維導圖中的關健詞的走向就能進行完整的復述。這個過程既讓學生過濾掉繁雜的信息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脈絡,也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詞句連接起來并稍加潤色就能變成一篇較好的作文。下面是學生可利用思維導圖完成的作文:
China has the most bike in the world. Why are they so popular in China? First,_________. Second, ________. Third, _________. Finally, __________. So many people use bicycles for ____, for ________ and for ______. But riding bikes can be dangerous, too. When riding, we should never ________. We should ______. Especially at night, we can have __________ and wear ________. In a word, ________________.
總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應更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積累豐富的詞匯量,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水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