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 近年來,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學成績是顯著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國三本院校大學英語的教學現狀,歸納了幾個顯著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三本院校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問題 解決策略
近十幾年來,在全國范圍內第三批本科院校迅速發展,為應用型人才的成長拓寬了道路。大學英語作為大學生必修課程之一,目的是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英語的能力,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提供優秀的英語人才。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的大學公共英語在教材編寫、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但依舊存在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現今的大學英語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科學和文化需求。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改革要求下,英語教師應尊重三本院校學生的特點,認真反思、正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尋有益的解決辦法。
一、三本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對外交往需求的增加,三本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培養的人才已經難以勝任現代社會對大學畢業生英語能力的要求。具體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應試教育觀念占主導地位,英語學習停留在“紙上談兵”層面,學生交際能力弱。不少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學依舊把追求四六級通過率作為主要目標,英語課堂以教師講授知識點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很多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法,片面強調讀、寫的重要性,而忽略對學生聽、說技能的培養。此外,相比一本、二本學生,三本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語言層次參差、自覺性相對較差,“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法不利于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而且容易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二,三本院校英語教師師資不足,且流失嚴重。在很多三本院校,師資力量主要來自于一本、二本兼職教師,自身學校以青年教師居多。由于待遇不理想,學術發展局限等原因,人才流失嚴重。師資不穩定,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教學的連續性也無法保證。第三,教學手段單一。據調查,多數三本英語教師缺乏對新技術的學習和運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依舊依靠“一支粉筆,一本講義”的教學模式,無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三本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
要有效解決三本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創新教學方法是關鍵。沒有一種教學方法是萬能的,是能迎合所有語言學習者的需要的。所以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使自身教學體系不斷完善,教學水平日益提高。具體來說,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創新英語教學方法。
第一,應提倡互動式教學法?;邮接⒄Z教學法不僅符合語言學和教育心理學的規律,在實際中也迎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求。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法,互動式教學法強調“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雙方在積極的相互交流互動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互動式的英語課堂里,學生和教師地位平等,互動良好,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與傳統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相比,互動式教學可以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教學內容也會變得生動有趣。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三本學生更容易被這樣的教學模式吸引。同時,這種新型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英語能力。在具體實踐中,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運用此方法的能力;同時應該充分開發現有英語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切實做到既符合三本學生現有英語水平又聯系真實語境。
第二,應積極開展任務型課堂。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其他英語教師的反饋,三本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精力不集中、課堂參與度低。因此,開展任務型課堂很有必要,讓學生在“做”中學,在一個個模擬真實語境的任務中不斷強化語言運用能力,使原來以教師為主導的沉悶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有趣的課堂。在此過程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交際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第三,應堅持分級教學,因材施教。針對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語言水平參差等特點,在三本英語教學中提倡分級教學很有必要。在大一入學時可以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根據測試成績建議把學生分為高、中、低的班級。這樣英語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英語水平制定最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同時,應對高、中、低班級的學生實行流動管理,這樣既可以監督水平較好的學生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又可以激勵基礎薄弱的學生更努力學習。
(二)加強三本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水平作為高校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的決定因素,在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中的地位已被公認。不同于一本、二本院校,由于建校時間短、辦學規模小、發展資金有限等原因,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師力量相對薄弱。以安徽省三本院校英語教師為例,青年教師約占總數的92%,且學歷層次較低,教學任務繁重,進修機會少,外校聘任教師居多。同時,三本院校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這對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一致性、連續性及學生成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三本院校應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和培養,提高師資隊伍質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教學工作,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措施有:第一,應提高三本院校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鼓勵青年教師在職進修,參與多種多樣的教學能力培訓。師資培訓的內容包括: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法、英語語言學、英語測試學等理論。同時,也應注重培養英語學科帶頭人,傳承院校特點,把大學英語課程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第二,學校管理者應加強對青年英語教師的人文關懷,同時也應提高工資待遇,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努力創造一個有利于教師個人成長的良好工作環境。
(三)完善輔助教學設施
在數字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入。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可以增強英語課堂的教學感染力;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語言輸入素材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堅持利用新的教學設施,提高自身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運用能力,通過有效結合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情景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各高校還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硬件設施,以支持新型教學形式的順利推行與發展。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三本英語教學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相信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三本院校管理者及廣大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三本英語教學一定會逐步解決問題,取得新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優秀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戴偉.互動式教學法英語課堂實踐探討[J].發明與創新,2007(3).
[2]劉道玉.關于大學創造教育模式的構建[J].新華文摘,2001(3).
[3]周福芹,劉秀云.當前外語教學法的理論動向與實踐走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3).
[4]李瀟瀟,張蕊.淺析多媒體網絡技術在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利弊及其應對策略[J].科技信息,2013,17:239.
[5]王守仁.總結經驗,深化改革,開創大學外語教學新局面[J].外語界,20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