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要求不斷提高,小學英語也成為了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已認識到了問題教學法的有效性。但因受到長期以來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缺乏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從根本上熱愛英語學習,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問題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167-01
問題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和課堂知識相關的情境,設計提出形相應的問題,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或談論來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獨立思考,把這樣的問題教學法運用到教學中去,可以極大的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現今的教學要求,使得學生對小學英語的興趣不大,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學習效率低下,為了扭轉這樣的局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存在的問題
1、教師問題設計難度大
由于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能力的局限性,學習應該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到深,這樣慢慢的不斷累積的前進。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問題教學法也應該遵循著這樣的規律,把握好問題的難度是否符合學生的接受程度,但是,目前現實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小學生是剛接觸英語,小學生又正處于認知能力較低的階段,很多教師在問題教學法應用中都忽視了這一點,設計的問題難度過高,不符合小學生的發展特征,超越了小學生的智力水平,不利于小學生的自信心,要么就是問題太過簡單,低于學生的水平,無法發揮問題的效用。
2、教師設計的問題缺乏啟發性
在教學中設置問題進行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那么在問題設計中必須考慮問題的合理性,這個問題是否對學生具有誘導性,是否對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效用,而不是不管問題的啟發性,只一味的創設問題。運用問題教學法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雖然小學英語教師在一定程度已經意識到問題教學法的有效性,但是對于問題創設依然存在不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效果。
3、教師的問題多,學生的問題少
教師將問題教學法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問題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問題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是教師自主思考的內容,但是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提出問題是學生自身主動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結果,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內心思考的思考過程。這兩方面的定義和意義是不能等同的。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只有培養學生主動的積極提出問題進行學習,才能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然而,在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在課堂上提問的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負責回答,沒有發揮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沒有真正促進問題教學法的作用。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創設情境,設計問題
小學時期的學生還處于愛玩的年紀,都會很喜歡游戲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游戲中思考,學生在對自己感興趣的游戲中,注意力集中,更愿意花時間去探索和學習互動,這樣有利于與學生主動思考,開拓思維。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指引學生進行情境融入,在游戲中學習英語,在游戲中思考問題。比如,小學英語教師在講解《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這部分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關于記者采訪的問題情境,并要求以小組為組合對學生喜歡的運動進行采訪,并繪制成表格,同學興致被調動起來,有的喜歡郭晶晶,有的喜歡喬丹,有的喜歡貝克漢姆等等。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融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以此基礎上進行本課文相應的英文單詞學習到內容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2、選擇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
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就必須將問題貫穿課堂知識的始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完整掌握課文知識內容,能夠把握好問題設計提問的準確時機,發揮問題的提出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知識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不例外。小學英語中很多知識都不是獨立的,以往所學的知識可能與新內容是存在一定聯系的,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部分以前的知識來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學會將新知識和以前的知識聯系結合起來,做到自然的承接,知識的有效遷移,那么就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cartoon”這個單詞時,教師不要直接講解,應該提出“Do you know other word with “ar”,問題來讓學生回答,學生就會自覺的回想以往所學的知識“ar”的詞匯回答問題,此時,教師應把握好這個時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從這些單詞中能夠總結出怎樣的規律嗎?”這樣的問題設計,就讓學生自主思考,比較容易深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豐富解決問題的手段
運用問題教學法到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問題設計和提出的因素,還需要考慮學生回答問題的途徑和解決問題的手段,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有效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首先,教師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解決,對以往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遷移,借助課本和其他學習資料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直接講解,這樣就無法發揮問題設計的效果。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和同學互動談論,一起合作來解決問題,相互啟發來解決問題。比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各自組成小組,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每個小組自行思考互動交流,以此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束語:
將問題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利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合理的創設情境,把握好時機設計和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手段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 晴.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 顧祥國.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5.
[3] 李巖楠.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