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
摘 要:漢語文學習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順利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能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可見,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語文學習能力乃至語文素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與目標。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漢語文學習能力。本人認為提高小學生漢語文學習能力的基本途徑是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這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論述是一致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因此,教學中,本人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漢語文學習能力;語文實踐;情境;訓練;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02-01
一、創設有效情境,在閱讀實踐中熏陶感染
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理解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漢語文學習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積極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努力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在閱讀實踐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1、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如何讓學生主動、積極投入到閱讀實踐中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呢?興趣是關鍵。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其主動進行閱讀實踐。教學時,我常結合課文內容,先用一段充滿激情的話語撥動學生的情弦,產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功效,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實踐中去。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課堂上,通過設置懸念,抓住他們的“憤”、“悱”之處展開教學,才能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關注,使他們投入到自主探究的閱讀實踐中去。如教學《釣魚的啟示》一文,我根據文中的句子“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同學們,讀完這個句子你心中有什么疑問嗎?有的學生問:“什么是道德的是與非?”有的學生問:“為什么實踐起來卻很難?”還有的學生問:“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道德實踐很難?”……這樣的設計,有效地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使學生的質疑能力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促使學生在下一環節“自讀感悟”中去自主地解決問題。
3、創設活動情境,引領學生主動實踐
努力營造適當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如教學《詹天佑》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詹天佑的創新精神體現在哪兒呢?假如你就是詹天佑,你會如何介紹自己的創新設計呢?學生很快就投入到閱讀實踐中去了。有的學生用非常簡練、準確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設計;有的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來展示詹天佑在開鑿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時所采用的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有的學生通過“演一演”的方式來介紹“人字形”線路: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草圖,一個學生用粉筆刷當火車,示范開火車,另一個學生講述情形。在整個討論活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以積極高昂的激情參與到活動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提升,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其他同學,并且互相傾聽意見,使學生從中體會到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創新,而他的創新設計又來源于實踐。
二、加強課堂訓練,在語言實踐中掌握規律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訓練”正是語文課程工具性的體現。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避免機械的訓練,繁瑣的分析,應多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設計,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在課堂訓練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解讀。當然,這種獨特的體驗必須符合文本的價值取向。
三、貼近學生生活,在習作實踐中培養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而寫作能力,對于不少學生來說又是最欠缺的。他們常常不知道該寫什么,怎么寫。究其原因,缺少生活體驗是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引導他們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做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此外,教學中我還注意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寫出的文章才會最生動、最真實、最感人。
總之,語文實踐是提高學生漢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實踐出真知,實踐練能力。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在實踐中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興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7(09).
[2] 李桂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教材與教法,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