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擁軍++鄒紅湘
摘 要:這次有幸參與了學校制作微課征集比賽后,我對微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也嘗試著使用微課。在使用中對微課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什么樣的微課是一堂好的微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關鍵詞:優質;微課;認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37-01
目前國內對微課定義比較多,焦建利先生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胡鐵生先生認為:“微課”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百度百科認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通過這些微課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微課是通過微視頻教學的課,要能在學生短短的幾分鐘大腦高度集中的時間內將所講述的內容表達清楚,這就體現制作者要在知識點的設計上下足功夫。
微課,內容上“精”,形式上“微”,整體效果追求“妙”。這是我對微課的總體印象。
一、微課要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
微課要快速引入課題,吸引學生,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自主地去學,去觀看。如設置疑問、引入懸念、也可以用生活相關的現象或問題引入、可以用小故事引入、用實驗引入等等,但無論你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力求新穎,有趣,有感染力,與題目相連緊密,快速切題。在講述時,要內容結合語言,以及采用的表達方式、手勢、動作表情等都要生動,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由于微課的時間只有5-10分鐘,每一個細節都要是為這個微課的核心而服務,不能有多余的東西。如果將“微課”視頻等同于普通的課堂錄像,簡單地用視頻記錄來反映教師的上課過程,成為傳統課堂教學實錄的翻版,講述死板單調,形式過于簡單,使觀看微課視頻的學習者尤如一個旁觀者,就不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
二、微課要短小精悍,簡單實用
“微課”不是現實課堂中一堂課的濃縮復制,不能講得太泛,講得太啰嗦。最好是把要講授的內容按一條主線展開,圍繞著這一條主線突出重點,語言精煉而簡明。用最短的時間,通過通俗易懂的例子,說清楚問題,要短小精悍,把這一節課的核心內容借助情景式教學、實驗演示等手段展示出來。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這節課產生疑問、興趣就行了。
另外,微課題目不能太大,包含的教學內容不能過于復雜和眾多,否則在短時間內難以講清。微課制作者應該根據知識內容的不同,靈活掌握時間劃分,精心選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確定微課的標題,包含的知識點、技能點要足夠細,學習內容要精練,確保在一段“微課”上能講清講透。
三、微課要融合多樣形式,讓學生易學樂學
微課主要采用視頻形式,原因是視頻教學具有畫面生動形象的突出優勢,相對于其它媒體方法,視頻教學更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容量比較小,方便學生利用網絡在線學習和下載資源,并能適應移動學習方式,成為學生樂于接受的媒體形式。同時,“微課”也必須融合多樣化的媒體形式,配套“微教案”、“微課件”、思考與評論等資源,將授課視頻、PPT課件、相關音視頻資料、講課字幕等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教師本人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與觀看“微課”者的眼神交流、鼠標畫筆拖點配合解說、得體的著裝儀表等,有效提升與“微課”學習者的親和力,尤如學生與教師面對面地學習指導,從而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作為完整的教學資源,還可包含其它配套材料,師生既可以流暢地在線觀看“微課”視頻,還可查看教案、課件和點評信息,既可供學生自主學習,也可用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所有資源都能靈活方便地在線播放或下載保存到各種數碼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播放器等),適應移動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四、微課中注重小結,體現完整性
好的總結可以對講授的內容起到提綱攜領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好的總結往往給一節優質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使一節課上升到一個新的檔次,給人一種舒坦的感覺,使人回味無窮。在微型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的重點內容的講授占用了較多的時間,此處的要求必須是在完全總結內容的同時更要求總結方法的快捷,表現為干脆利落。在羅列論據時就要求精而簡。
五、微課必須處理好三種矛盾
一是要處理好“有”與“無”的矛盾。在微型課的做課現場,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教學流程中的“學生活動”,教師該提問提問,該布置布置,該指導指導,該點撥點撥,該評價評價。這些“過場”都要一一呈現。只是學生沒有實際作,執教者只是假定學生已經完成、估計學生完成的程度和結果。執教者就要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二是要處理好“多”與“少”的矛盾。內容過多,未免龐雜;內容過少,未免空洞?!褒嬰s”則顯重點不突出,“空洞”則顯內存不豐厚。無論常規教學,還是微型課,板書都是必需的。只不過在微型課上“多”與“少”的矛盾尤為突出而已。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也許會造成表意不清,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三是要處理好“快”與“慢”的矛盾,要準確把握教學的節奏,快慢適當,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部分,要慢、穩而準,非重點的部分,可以一代而過。
總之,一堂優質微課,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習習慣、學習需求,以及通過微課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性能力、創造性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體現了微課的完整性,這都是優質微課應具備的要素,是我們在設計微課中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