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多媒體教學雖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使用不當同樣也不能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只有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教訓,科學、合理的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作用發揮;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37-01
要把多媒體的教學功能發揮到極致,我們要掌握它的特點才能揚長避短。
一、與普通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1、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并能夠突出要點,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3、動態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4、交互性,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并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5、通過多媒體實驗實現了對普通實驗的擴充,并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
6、可重復性,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克服遺忘;
7、針對性,使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成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缺點
1、多媒體網絡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并不能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 。電腦畢竟是一個需要人操作的物體,教師在課堂中所投入的情感是無法用電腦體現出來的。現代化的技術必須要有現代化的思想與之相適應。教師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必須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它們的長處,用科學性、思想性、適度的原則合理地靈活地使用多媒體,使它起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恰到好處的作用。所以,網絡教學不可能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只能說它是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
2、利用多媒體教學無疑是對教師的一種挑戰。
電腦是一個高科技產品,操作電腦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條件,操作要熟練,連貫。所以教師們要參加繼續教育,這對平時工作繁忙的學科教師來說是無疑是一種壓力。
3、設備和環境因素影響教學效果。
要想達到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理想效果,不但要有好的課件和懂得教學的優秀教師,設備的好壞以及教室的環境也至關重要。因為多媒體設備是由計算機、投影機、音響系統和網絡系統等多種高科技設備組合起來的,而在教學中,設備處于無專業人員監控、維護狀態中。所以,如果使用不當或保養不到位,就會造成教學工作的中斷,減少教學時間,有時甚至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影響到整個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有:(1)計算機病毒;(2)設備使用的環境條件得不到保障;(3)教室的通風條件不好;(4)網絡速度
4、容易讓學生“走神”。
因為多媒體教學可能會涉及一些圖片,視屏,音樂。因此我們在選材時一定不能過于花哨,盡量做到短小精練、樸實,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避免學生因此想到與教學無關的東西而不能達到教學目標。
三、如何適時使用多媒體
1、要針對授課對象授課對象的不同,對授課內容的多少具有很大的影響。
由于學生只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而且對于所學的知識并沒有什么認識,所以授課時應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內容不能太多,而多媒體從容量、速度上來說,都相對比較大。
2、針對授課內容。
對于理論較多的內容來說,比較適合于使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優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并且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實現舉一反三的過程,而對于我們專業課程中較多的計算題目來說,則不適宜采用,相反通過板書,可以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反而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會計課程是一個很注重動手能力培養的課程,而這些內容如果完全靠老師上課通過實物直接演示,后面的學生肯定不能完全看清楚,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這樣勢必會出現教師要到后面的學生中逐個進行輔導,既影響了教學進度也加大了教師的授課量,
3、針對授課類型。
授課類型有很多種,但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完全適合使用多媒體,例如對于復習課因教學內容多涉及知識量大則比較適合使用多媒體,而對于新授課,特別是在進行習題講解的時候,無論是從容量上、思考時間上或者是從學生的注意力上來看,都不宜太快,而重于思考,反而要放慢講授速度,多媒體的作用就不那么明顯了,而幻燈片及課件的制作則可能會耗費老師大量時間。這時我們應該權衡下是不是用黑板粉筆更合適呢?
4、針對授課環境要求。
多媒體具有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所以對于不同的授課環境來說,它的存在能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授課內容比較枯燥的時候,而授課環境也允許出現活躍的課堂氣氛時,則可以考慮加入多媒體,以使枯燥的內容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傳授給學生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雖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使用不當同樣也不能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只有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教訓,科學、合理的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