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現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368-01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和社會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起著奠基作用。它是學校班級教育的助手和補充,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條件和保證。班主任與家長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實現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途徑。我在搞好與學生家長合作的關系上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擺正與家長的正確關系:班主任與家長是密切合作的關系
家長與班主任在教育目標上其實是一致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希望將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材,而班主任按照職業和道德要求義不容辭地要對學生教育負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班主任的心與家長的心自然就應該緊緊聯結在一起,這也是實現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合作的基礎。由于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在教育方式上的差異、對教育復雜性的理解上的不一致,對班主任來說,容易產生一種“我是專業教育工作者,我懂你不懂,我講你聽”的心理情緒。
因此,我在和學生家長交流情況、或一起研究對學生教育的問題時,采取了密切合作的方式,放下老師的“架子”,心平氣和地用商量、征詢的口氣,向家長解釋,主動協調,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反而,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認真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尋求家長的支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的愛好、興趣、性格等了如指掌,學生的言談舉止在家中會表現得最自然、真切,所以家長一般來講都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校外的情況,對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每當遇到學生棘手的問題,我總是要虛心地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懇求家長的大力支持。同時,為了更進一步自我完善,還虔誠而耐心地傾聽家長的各種意見,甚至是家長的尖銳、不完全正確的意見。正確對待來自方方面面的或褒、或貶的意見,冷靜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時,在自己的班級工作中,盡可能地把工作做細,避免失誤,讓學生家長看到一個充滿真誠的、自信的、能干的班主任,讓他們覺得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很放心。
三、與學生家長溝通時講求藝術性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修養不同,各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有時甚至會遇到一些粗魯的家長,這樣,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時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
1、對于知識型的家長。每個班級都會有這樣的一批家長,他們有一定的知識、修養,而且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觀察自己孩子的表現也經常比老師還要深入、細致、具體,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他們合作,我一般如實地映情況,主動請他們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處理的意見,并且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當然,我在聽取家長意見的同時還要具有自己的判斷力,要冷靜地分析。當然,與這類學生家長合作后通常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對于溺愛型的家長。溺愛型的家長更多希望聽到班主任對自己孩子的肯定。一般見面都要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好的一面給予肯定,再調皮搗蛋的孩子身上都會有一些閃光點,抓住他們身上的積極品質。還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這樣家長就會從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時,也用懇切的語言向家長反映情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家長,我總是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著婉轉。
3、對于脾氣暴躁型的家長。這樣的家長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鐵不成鋼”,學生一出現毛病,他們也不加分析就拳腳相向。與這樣的家長溝通要特別講究方式方法,謹慎行事。要以柔風細雨式的交談方式,要讓家長知道:老師請家長到學校來并不是希望給自己的學生招來一頓皮肉之苦,而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認識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教育學生。如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把孩子打一頓,既沒使孩子認識到錯在哪里怎樣改正,也可能加深師生間的隔閡,使孩子對班主任極為反感,感到老師很可怕,很可惡。父母不知道在打罵孩子的同時,他們也犯下了新的錯誤,與其懲罰孩子,不如做個榜樣。
4、對放任不管型的家長。多報一點喜,少報一點憂,絕不夸大問題,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和期望心理,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活動中來。使家長明白,沒有父母的愛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一定要加強,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5、對于氣勢洶洶的家長,我們要以理服人。教師碰到氣勢洶洶的家長往往也會熱血沖頭,碰到這種家長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才行。碰到此類家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在人際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鐵吸引鐵片一樣讓人無法拒絕。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么無論是在多么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四、指導家教方法,教育優勢互補
1、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轉變其教育思想。當前家庭教育存在著三個誤區:一是重智輕德,二是重養輕教,三是重言教輕身教,這是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產生的結果。
2、指導教庭教育的科學性。引導家長在庭教育過程中,要把握教育規律、時代要求和社會要求。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對孩子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內容要有科學的依據,寬嚴適度,合情合理。
3、協助家長科學的指導孩子學習。當前不少家長雖有“望子成龍”之心,卻無“教子成才”之法。他們說,在孩子的學習上花了那么多經歷,用了那么多時間,可效果并不加。鑒于上面的做法,我建議家長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
(2).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的獨立自主性;
(3)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4)指導孩子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5)指導孩子探索學習規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越來越感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成為我作好班級管理的堅強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