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好
摘 要: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有著崇尚禮儀的優良傳統。文明行為,不僅要遍布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還得讓我們的校園也開遍文明之花。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卻發現如今的校園里存在各種不文明現象。文章就針對此現象并結合筆者的班級管理,談談如何培養衛生文明小達人。
關鍵詞:班級管理;文明行為;衛生文明小達人
當我們走進一個學校,看到的是校園干凈、整齊、有序,學生儀容整齊、精神飽滿、儀態大方、彬彬有禮,整個教學有條不紊,那我們肯定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學校的辦學水平一定不低!可以說,一個學校的校容校貌,反映了一個學校師生的基本素質。
學校,作為一個學生成長的環境,無論內部的辦學條件有多高,但如果給人一個拖沓凌亂、不衛生的外在印象,將會有損于我們學校的聲譽。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有利于校容校貌,同時也體現出每一個學生的自身素養,這也是提升學生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加強明理教育,增強學生文明意識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要教育學生學做人,學做文明人
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總有學生會誤認為:當上班干部后,花時間為班級做事很吃虧。這種想法在筆者管理的班級里卻不存在。主要是筆者常教育他們:不要小看一個班干部甚至組長,它牽涉到一個人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教育學生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要告訴學生在校園里、在班級里作為一名班干部,要帶領你的小團隊,文明學習,清潔環境,讓我們的校園開滿文明之花!
二、要讓學生懂得集體事大,個人事小
班級事務中常會遇到學生私事與集體事務沖突的情況,如課間操找各種理由缺勤。筆者常教育學生:當個人私事與集體事情發生矛盾時,個人事再大也是小事,集體事再小也是大事。我們要妥善處好個人私事與集體事務的關系,個人服從集體。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做文明學生,樹立班級文明新風尚。
三、對于班級紀律及衛生,要狠抓細節
因學生年齡特點,自律性差,經常見到此現象:預備鈴響了,班級里還是一團亂。我理想中的班級,應是打了預備鈴,學生就迅速坐到自己座位上,把書本等物品擺好,安靜地等著老師來上課。而此時的講臺和黑板都已經擦得很干凈了。這不僅是文明行為的表現,更是對人的尊重,最重要的,這一環節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針對此情況,教師應教育學生要友善,要尊敬老師。我們可從改變環境入手,把教室衛生搞好,尤其是講臺,一個干凈整潔的講臺,可以給老師放書;一個布滿粉筆灰的講臺,老師的書都不知道放哪,會直接影響到老師的上課心情。老師可讓每一組安排一個非常負責任的學生在每節課前把講桌擦得干干凈凈。粉筆盒也要收拾得整整齊齊,絕不留一個在講桌上。對于班級紀律及衛生,教師要狠抓細節,包括黑板槽,也要清理得很干凈不能有粉筆灰,黑板槽的下方地面上也不能落滿粉筆灰。筆者的經驗分享:首先是把課前準備工作做好,把課前三分鐘抓好,把講臺收拾干凈,不管花多大代價、多少時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應懂得: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四、加強班級文明衛生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筆者認為,文明行為,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校園的每一處做起,更要從班級管理中做起。現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在物質生活上的給予較多,學生過著眾星捧月般養尊處優的生活,本該由他們自己動手的事被家長代勞,衛生習慣的養成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他們現在正處在各個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成型時期,許多文明衛生習慣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科學合理生活方式的確立,都賴于此期的培養和訓練。學校作為他們的成長環境和學習環境,如何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文明意識,提高其自身素質,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去探討和深思。
總之,在筆者看來,有效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和文明意識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一項長期而偉大的工程。我們要多加強這方面的理論修養,保持一種與時俱進的狀態,不厭其煩地對學生進行明理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爭做衛生文明小達人所帶來的快樂,享受健康的校園生活!
參考文獻:
[1]李亞平.淺議學生衛生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1,(8).
[2]姚凱捷.關注學生心理 構建綠色班級[J].才智,2010,(9).
(作者單位:安徽省壽縣安豐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