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
摘 要 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職責就是對一些突發性新聞報道進行采寫。在報道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通過把新聞報道中對事件的真實感受傳達給受眾。新聞事件總體包括突發性事件和非突發性事件這兩大類。突發性事件,是指當人們沒有任何準備的時候,發生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突然事件。突發事件的破壞性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就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于電視新聞記者來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針對當電視新聞記者面對突發性事件時應當如何展現應有的職業素養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 電視新聞記者;突發事件;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9-0151-02
1 電視新聞記者概述
電視新聞記者是指在新聞傳播機構中專門負責編輯、采訪報道等工作的相關人員,以及時有效、客觀公正的態度為群眾進行大眾傳媒。隨著目前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電視新聞在方便大眾的同時,也對電視新聞記者提出了深入現場、真實客觀進行報道等相關要求。因此,電視新聞記者要客觀理智進行報道,避免給社會造成恐慌,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我國當下社會起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
2 當前我國電視記者面對突發事件的現狀
電視新聞記者在對突發事件進行報道時往往過于關注事件的曝光率,在對突發事件的處置上有時不太妥當。電視新聞記者責任意識的缺乏造就了一些本不應發生的悲劇,這與報道的初衷相背離。
2.1 處理事件方式欠缺
媒體平臺之間的激烈競爭使電視新聞記者在報道時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電視新聞記者必須不斷挖掘突發事件的新信息才能持續吸引公眾的注意,對于舊有事件的后續關注往往較少,這就導致受害者很難得到相應賠償,也難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甚至有時電視新聞記者的報道反而會使受害者處于兩難的境地。
2.2 缺乏責任意識
工作職責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必須進行真實、客觀的報道,內容從事件起因、經過到事件的善后處理均需涉及。然而,在實踐中一些電視新聞記者只對能夠吸引公眾的部分進行詳細報道,對其他部分簡要敘述有時甚至一筆帶過。在報道事件時,有時因為政府、企業等壓力,電視新聞記者會避重就輕,只報道部分事實,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會降低公眾對媒體的信任,一定程度上會加劇謠言的傳播。
3 電視新聞記者如何提高職業素養
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可從對新聞的敏感反應能力和新聞采編能力兩方面進行提高。要想寫出能夠深刻體察當事人的優秀新聞稿件,電視新聞記者還需具有一定的人文主義精神。
3.1 提高新聞敏感反應能力
突發事件的發生通常具有偶然性,有時只是由一個很小的因素引起。但突發事件的結果通常影響廣泛,要想在短時間內了解事件核心并對公眾所關心的問題給予答復,電視新聞記者必須對事件非常敏感,能夠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類型選擇合適的角度進行深入調查。電視新聞記者需依據自身知識、經驗甚至直覺對突發事件進行迅速判斷,綜合考慮所在媒體平臺擁有的資源、其他競爭媒體的可能報道、政府對事件的處理進度、公眾情緒等因素,以現場連線報道等方式將事件的最新動態呈現給
公眾。
3.2 提高新聞采編能力
電視新聞記者應能在突發事件發生后,于短時間內完成稿件編排。突發事件的不可預料性使電視新聞記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資料搜集工作,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具備很強的新聞采編能力。收視率是電視媒體得以發展的關鍵,而電視新聞報道的質量是決定收視率的關鍵因素。相較于其他事件,突發事件往往具有更高的關注度,對突發事件的報道也更具難度。在各大電視臺的激烈競爭中,一些電視新聞記者為彌補自身采編能力的不足,或對事件進行不實報道,或對事實妄下評論,虛假及主觀情緒可能能夠在一時為電視臺獲得較高收視率,但長久以往必會造成公眾流失。電視新聞記者需真正加強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做出真實、客觀、理性的新聞報道,才能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進而引領社會輿論。
3.3 彰顯人文主義精神
電視新聞記者在報道突發事件時,不但確保證新聞的客觀真實性,還要充分體現社會主義人文主義精神。突發事件往往具有強大的破壞性,如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作為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親赴現場,進行采訪報道。應注意周圍環境、所站位置等情況,以免阻礙救援工作。在對受難者及家屬進行采訪時應更多給予關懷,而不是一味詢問事件發生時的情況,以避免被受訪人員帶來心理傷害。此時,要及時為廣大的社會公眾傳遞信息,彰顯社會主義人文精神。
4 總結與分析
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的職業素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突發事件的后續處理,對于社會輿論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公眾由于信息缺乏很可能陷入恐慌情緒中,電視新聞記者必須抓緊時間深入調查事件的起因經過,還原事實真相,避免謠言傳播,這既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崗位職責,也是作為媒體工作人員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張紹勤,李榮芹.淺談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的職業素養[J].新聞傳播,2015(4).
[2]侯曉彤.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素質與形象塑造[J].科技傳播,2015(9):152,151.
[3]白高峰.關于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素養與突發性事件的處理分析[J].科技傳播,2015(10):3-4.
[4]周自剛.把握新聞規律完善職業素養——談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的出鏡記者[J].滁州學院學報,2005,7(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