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麗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和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該院接受住院治療的35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在該院住院的35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數和吸煙、運動等生活狀況,分析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對觀察組35例患者進行為期6周的綜合護理,對比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ESS評分變化。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指數普遍高于對照組患者,吸煙等生活狀況較對照組患者差。經過6周的綜合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身體指數和ESS評分較護理前明顯升高。結論 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多樣,綜合護理對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合并腦梗塞;危險因素;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171-02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人數迅速增長,成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已高達9.7%[1]。糖尿病患者血管、腎臟、心臟、神經及視網膜的病變對患者生命和生存質量有巨大威脅,腦梗塞又稱腦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其最常見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而糖尿病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高、發病早且病情進展較快,故糖尿病經常合并腦梗塞發生。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固然較單純糖尿病患者多樣[2]。該實驗現分析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該院接受住院治療的35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組嘗試探究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實驗選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該院接受住院治療的35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期在該院住院的35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40~73歲,平均年齡(54.60±4.30)歲,病程在4~15年,平均病程(8.70±3.20)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齡(53.90±4.50)歲,平均病程(8.80±3.40)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樣本遴選標準[3]
①據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②觀察組患者經CT檢查確診為腔隙性腦梗塞;③所有樣本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④排除意識障礙的病例;⑤排除肝腎損傷等嚴重病例;⑥排除傳染性疾病病例。
1.3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第1天均予以血壓、血糖(包括FPG、2 hPPG、GHbA1c)、血脂(TC、TG、LDL、HDL)的檢查并記錄;詢問所有患者體重及吸煙、運動等生活方式并記錄;對觀察組患者予以ESS評分。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糖尿病治療方 案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常規在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心理疏導及相關知識講解,緩解病患焦慮 、恐懼等不良心理[4],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從而增強治療的依從性,確保治療效果;②飲食控制:執行糖尿病飲食標準,低糖、低鹽、低脂,減輕體重、改善糖脂代謝紊亂、改善血壓;③嚴格監控血糖,每日進行空腹、餐后血糖測定,每周至少一日7次血糖檢測,及時掌握血糖變化,采取措施;④預防感染: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保持病房衛生及教育患者注意個人衛生;⑤康復指導: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指導,增強肢體血液循環,預防靜脈血栓,恢復肢體功能。
1.4 評價標準
護理效果主要通過ESS(歐洲卒中評分量表)評分,空腹血糖水平,[5]吸煙指數[=煙齡(年)×吸煙量(包/d)],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判定。
護理效果評價標準[6]:顯效:空腹血糖下降超過5 mmol/L(包括5 mmol/L)或降至正常水平,ESS評分上升10分以上(包括10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十分滿意;有效:空腹血糖下降在3~5 mmol/L之間,ESS評分上升5~10分之間,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基本滿意;無效:空腹血糖下降在3 mmol/L以下甚至有所升高,ESS評分上升低于5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不太滿意。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注:ESS評分標準是現代世界上常用的腦卒中評價指標,該量表從意識水平、理解力、語言、視野、凝視、面部運動、上下肢的肌力及運動情況、步態等項目對病患進行量化地評價,是較為全面的神經功能評價指標。
1.5 統計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對該實驗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壓、血糖、血脂指數及吸煙指數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指數及吸煙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2.2 觀察組患者護理前后ESS評分、空腹血糖、吸煙指數及BMI值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過6周的綜合護理,ESS評分、空腹血糖、吸煙指數及BMI值均較護理后有明顯改善,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2.3 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經過6周綜合護理,顯效12例,顯效率為34.28%。有效17例,無效6例,總有效29例,總有效率為82.86%。
3 討論
該實驗通過對比糖尿病合并腦梗塞與單純糖尿病患者的相關身體指標,表明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了高血壓、高血脂、體重、年齡及吸煙等因素。腦內動脈的動脈壁較薄弱,高血壓病人的腦動脈長期受高壓血液的沖擊易形成動脈壁纖維素樣壞死或透明變性甚至血管瘤[7],引起血管腔狹窄,進而阻塞。甘油三酯和同型半胱氨酸過高,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吸煙會影響血液中的脂質及纖維蛋白含量[8],也是血栓的形成因素之一。肥胖亦是高血脂、高血壓的誘發因素。中老年患者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狀態時間越長,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腦梗塞為中老年人多發的腦血管病變,輕者出現肢體麻木、視野缺損、失語等癥,重者偏身感覺障礙甚至癱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甚至威脅生命。
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的治療固然重要,其綜合有效的護理亦不可或缺,通過護理工作幫助病患改善生活方式,減少或規避危險因素,及時掌握身體指標,科學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水平,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莉.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6):153-154.
[2] 張彩霞,耿洪燕,商文青,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12(1):106-107.
[3] 陳鴻爾,葛慶青,沈玲利.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797-798.
[4] 楊旻星.2型糖尿病伴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13):1999-2000.
[5] 白春杰.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0):175.
[6] 孫鳳花.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病變特點與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分析[J].北方藥學,2012,9(11):73.
[7] 陳榮浩,朱錦匙.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病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探討[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1):16-17.
[8] 牛海帆.120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6):34,36.
(收稿日期:2016-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