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龍
摘要 調查了郎溪縣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議。
關鍵詞 林業專業合作社;現狀;問題;發展建議;安徽郎溪
中圖分類號 F32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166-02
Abstract The status,achieved scor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Langxi County were investigated. Suggestions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Langxi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orest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status;problems;development suggestions;Langxi Anhui
近年來,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和縣委政府的領導重視下,伴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戰略調整及林業經濟全面轉型快速崛起,郎溪縣林業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林業產業步入快車道。
在林業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林業專業合作社快速興起,截至2015年12月,全縣林業經濟合作組織數量達85家,其中,林業專業合作社75家,合作社基本涵蓋藍莓、蜜棗、林下養雞、苗木種植、油茶種植、種桑養蠶、水梔子種植和盆景培育等八大類,其他林業經濟合作組織10家,2015年林業專業合作社實現產值3.5億元。
為了進一步轉變林業發展方式、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和促進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穩步、健康和有序發展,現結合該縣實際,就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如下。
1 基本概況
郎溪(東經118°58′~119°22′,北緯30°48′~31°18′)位于皖東南邊陲,毗鄰蘇浙滬,宣杭鐵路、滬渝高速、揚溪高速、318國道、214省道穿境而過,郎川河、胥溪河、梅渚河、南漪湖構成通往長江、太湖的水上通道,同時又是皖東南通向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常州等蘇浙滬發達城市之窗口。
全縣總人口34.2萬人,土地總面積11.05萬hm2,屬于農業縣,其中,林業用地3.63萬hm2。
2 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及取得的成績
2.1 林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情況
全縣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個,已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合作社85家,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協會5個,其他合作組織5個。現有社(會)員5 500戶,帶動農戶1.85萬戶。合作社涵蓋藍莓、蜜棗、林下畜禽養殖、苗木種植、油茶種植、種桑養蠶、水梔子種植加工和盆景培育等八大類,其中,藍莓種植合作社2個,蜜棗種植及加工1個,林下畜禽養殖12個,苗木種植53個,油茶種植2個,種桑養蠶1個,水梔子種植3個,盆景培育1個;從合作社分布鄉鎮來看,凌笪鄉23個,新發鎮12個,建平鎮13個,十字鎮7個,姚村鄉4個,畢橋鎮6個,濤城鎮3個,飛鯉鎮4個,梅渚鎮3個;從合作社區域分布來看,村內的21個,跨村的32個,跨鄉鎮的18個,跨縣的4個。
在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獲得省級示范社3家,分別為郎溪縣億宏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郎溪縣揚子農林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和郎溪縣廟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獲得市級示范社12家,分別為郎溪縣侯村蜜棗種植專業合作社、郎溪縣方壩林下養雞專業合作社、郎溪縣聯恒苗圃專業合作社等;獲得縣級示范合作社25家。
近年來,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專業協會5個,分別是郎溪苗木花卉協會、盆景協會和油茶種植等協會,協會成員480人。
2.2 林業專業合作社強力助推林業經濟的發展
2.2.1 助推林下經濟發展。郎溪縣林下經濟發展林地面積大、空間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中,有近1.72萬hm2適宜發展林下經濟;在非林業用地中,四旁隙地以及小果園、小茶園、小竹園、小樹林星羅棋布,其中,1.33萬hm2適宜發展林下經濟。而隨著林業專業合作社興起,無不助推著林下經濟興起。如郎溪縣方壩養雞專業合作社,在林下養殖黑羽烏骨雞,年養雞逾10萬只,包括產蛋,年產值達1 300萬元;郎溪縣聯恒苗圃專業合作社,在43.33 hm2林下培育小苗,復合經營,效益顯增,通過苗木示范基地建設,帶動周邊近百戶農民及林業大戶發展林下復合經營;郎溪縣億宏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有油茶基地166.67 hm2,現基地套種西瓜、山芋,以短促長。
2.2.2 推進標準化建設。合作社有示范基地、品牌意識強及管理標準化,帶動性很強。品牌意識強:如侯村蜜棗專業合作社注冊了“高潮湖”、“侯村”牌商標,方壩養雞專業合作社注冊了“珍稀綠殼蛋”、“黑羽烏骨雞”商標,億宏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麗仁牌”野茶油商標等。模式新、引領強:由林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合作社,如安徽億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億宏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或由農村林業專業示范戶牽頭組建,如新發鎮澗西村一農戶原是林業科技示范戶,他牽頭組建了郎溪聯恒苗圃專業合作社;還有由社會其他行業的成功人士和集體經濟組織牽頭組建等。三是建基地、抓示范,每個林業專業合作社都建有示范基地,如圣峰苗圃專業合作社建有10 hm2示范基地,苗圃基地綜合利用、立體開發、復合經營,采用林苗、林農等模式發展林業;方壩養雞專業合作社林下養雞的林禽模式等。同時,林業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申報和制訂地方性標準、認證申報以及林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工作,如侯村蜜棗專業合作社制定了《郎溪侯村奶棗嫁接苗培育技術規程》《郎溪侯村奶棗矮化密植豐產栽培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圣峰苗木種植合作社制定了《櫸樹苗木培育技術規程》《櫸樹豐產造林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目前,郎溪縣通過林業合作社起草制定并獲得發布實施的省級地方標準達8項,位居全省前列。林業合作社通過制標準、創品牌、抓質量以及管理服務標準化,又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2.2.3 加快推進土地流轉。林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進一步加快了零星土地的流轉,推進適度規模化經營速度。經調查統計,全縣75家林業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面積達1 700 hm2,土地流轉“點土成金”,聯恒苗圃種植合作社部分苗圃產值高達75萬元/hm2,純收益逾60萬元/hm2。
2.2.4 推進林權配套改革。郎溪林業合作社培育、建設及發展工作剛剛起步,但是伴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順利實施和縱深推進,林業專業合作社既是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又活躍于林下經濟發展主戰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與此同時,林業專業合作社也已經擺上各級林業部門的重要工作日程,各級政府、林業及相關部門將會制定政策措施,并且不斷加大對林業合作社的組織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對林業專業合作社財政支持、信貸投入和稅費扶持力度,林業合作社發展前景輝煌燦爛。
2.2.5 架起農民致富橋。近期統計資料顯示,全縣合作社社員總數達5 500戶,帶動農戶數達1.85萬戶,2015年實現產值3.5億元;林業專業合作社通過抓示范、建基地、創品牌、連農戶和管理標準化,實現土地流轉和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和致富;林業專業合作社連接千家萬戶,破解了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促進了林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現代林業加速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架起著一座座農民增收致富的橋梁,做好林業合作社“大文章”,必將帶來林業經濟“大發展”。
3 存在的制約因素
3.1 社員較少、規模較小
造成影響力不大、帶動性不強,成員20人以下的占50%。
3.2 發展不平衡、結構不合理
有的鄉鎮發展較快,合作社多點面廣,有的鄉鎮較少。苗木種植類合作社較多,占到60%以上,大多數類型的合作社僅1~3個,而林下采集類、林產品加工類等合作社目前仍為零。
3.3 人才缺乏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的農民帶頭人,懂技術會管理、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缺乏,影響了合作組織做大、做強。
3.4 融資困難
合作組織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資金問題。有的雖成立了組織,大多沒有抵押物,貸款難,后勁不足,影響了合作組織發展壯大。
3.5 合作組織內部管理有待加強
相當一部分合作組織靠個人的權威來維持管理,靠領頭人的能力經營運作,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的管理運行不規范,監督保障機制不完善。應本著先發展后完善的原則,逐步規范。
3.6 認識不足
目前,仍有不少農民把成立合作社當成爭取優惠政策和項目的工具,認識有待提高。還有一些社員期望值太高,短期利益意識很強,希望在短時間內就能為他們帶來豐厚的收益,稍有困難就極易挫傷辦社熱情。
3.7 管理服務滯后
一些林業專業合作社投奔農委部門,被各級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認定為市級縣級示范社或龍頭企業獲得資金獎勵等支持,而林業部門管理服務滯后,至今未開展市級縣級示范社認定工作。
4 建議
4.1 提高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是在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應運而生的一個新型的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它的誕生和發展不僅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相連結,成為農戶、企業、市場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也彌補了目前社會化服務滯后的缺陷。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創建,較好地解決了農村林業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問題,辦成了基層組織“統”不了,政府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辦”不了或“辦起來不合算”的事情,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收入、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要以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高林產品安全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林業經濟發展的高度來加以認識,是林業經濟“調轉促”的關鍵切入點,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1-3]。
4.2 林業部門要跟進服務
一是協調稅收、信貸、工商、農業、財政等有關部門,督促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二是加強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技術指導和服務,特別是對專業合作組織領導層人員的培訓;三是配合協調財政部門安排資金的投入;四是加快開展林業合作社的產品品牌認定、示范社認定等工作;五是要積極加強與農委部門的對接,共同服務于林業專業合作社[4]。
4.3 加強合作社的規范管理
有關部門要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確引導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堅持正確方向,按照自愿聯合、進退自由、服務農民、權利平等、民主管理的要求建立經濟組織,同時,按照合作制原則,幫助其建立和完善內部制度,建立規范的章程和運行管理機制。
4.4 加大宣傳和服務力度
郎溪縣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廣大農民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性質、地位以及其發揮的作用仍有認識不足的問題,各相關部門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作用、地位的認識也有不足。因此,要加大對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宣傳力度,以形成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和相關部門關心、支持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良好氛圍和輿論環境[5-6]。
5 參考文獻
[1] 李湘玲,余吉安.林業專業合作社推動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1):20-24.
[2] 譚智心,孔祥智.福建省永安市林業合作社調查報告[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9(3):75-80.
[3] 徐存林.浙江省安吉縣林業專業合作社情況調研報告[EB/OL].(2012-09-26)[2016-02-18].http://www.so.com/link?url=http%3A%2F%2Fwww.caein.com%2Findex.asp%3FNewsID%3D84441%26xAction%3DxReadNews&q=浙江省安吉縣林業專業合作社情況調研報告&ts=1457059663&t=bb55f85a6c8216cf7904903f73f0592&src=haosou.
[4] 邢最榮.浙江對進一步推進全省林業專業合作社又快又好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林業產業,2006(8):23-24.
[5] 唐陸法,劉瑛,王雅娟,等.淳安縣農村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07(5):48-51.
[6] 于洋.東港市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7):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