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 徐玲玲 韓貴香 相峰
摘要 簡要介紹了縣級綜合業務工作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今后的發展建議,以促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的開展。
關鍵詞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現狀;問題;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 P4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279-01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unty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ork were briefly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some proposal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unt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Key words county meteorological service;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主要有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氣象觀測和綜合氣象保障業務,全國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預計在2015年年底完成。推進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改革是實現基層氣象現代化的基礎工作。發展縣級綜合氣象業務,就是要實現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氣象觀測和綜合氣象保障等各項業務綜合化、集約化,形成業務一體化、功能集約化、崗位多責化的縣級綜合氣象業務。縣級氣象臺有業務人員4~6人,大多是以前從事測報或預報的業務人員,施行縣級綜合業務改革以后要實行輪班制,對業務人員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對基層臺站來說同樣是個挑戰,如何做好縣級綜合氣象業務是基層臺站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現狀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主要包括公共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預測、氣象觀測和綜合氣象保障業務等,這4項主要業務中除去公共氣象服務業務中的防雷減災服務工作外其余業務均屬于氣象臺業務范疇。
1.1 公共氣象服務業務
公共氣象服務業務主要包括面向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的決策氣象服務,例如重大天氣過程、麥收三夏期間氣象服務等主要通過政務網、決策發布平臺、為農服務網站等方式發布。公眾氣象服務主要是面向公眾發布的電視天氣預報、廣播電臺天氣預報等,發布手段主要是電視臺、廣播電臺、大顯示屏等。專業專項氣象服務主要包括面向新型經營主體的種植業、養殖業、交通運輸業等主要通過直通式服務方式進行服務。應急氣象保障服務所開展的氣象服務工作主要是針對應急活動的。轄區內一旦有氣象災情發生,要及時對災情進行收集并及時上報。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訂正上級指導產品,開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服務,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實施工作、重大工程建設等的氣象保障服務及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1-3]。
1.2 氣象預警預報業務
縣級氣象部門對氣象災害等加強實時監測,做好預警業務,要結合當地的實際,開展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及農用天氣預報工作,通過各鄉鎮的電子顯示屏、氣象信息服務站、縣內的農業信息網站等多種方式發布。對突發的氣象災害和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預警要逐步開展,并將不同的氣象災害預警的信號通過決策短信平臺向外發布[4-5]。
1.3 氣象觀測業務
開展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的各種自動觀測與為實現自動觀測、人工觀測、農業氣象觀測站開展作物、森林、草原等氣象觀測、自然物候觀測和土壤水分觀測。根據當地預報和服務的需求設置對實現自動觀測項目的人工觀測任務與應急氣象觀測等。
1.4 綜合氣象保障業務
對轄區內的各種類型的設施(包括信息網絡、突發時間預警信息發布等),要加強巡視,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維護,開展區域自動氣象站和通用技術裝備的社會化保障工作,對于一些設備建設地址和建設工作,要及時做好。同時對轄區內各類氣象資料的整編、歸檔和保存工作進行管理[6-7]。
2 存在的問題
2.1 中長期天氣預報準確率不高
經過調查人們對短期天氣預報特別是臨近預報非常認可,滿意度非常高。現在短期預報準確率比以前有顯著提高,但隨著人們對天氣預報需求的提高,人們不但需要近3 d的預報還需要未來10、15、30 d的準確天氣預報。這樣提高中長期的預報水平成為了縣級綜合業務的重點工作之一。
2.2 針對當地的專業氣象服務產品不豐富
博興縣是特色種植與養殖大縣,有“西紅柿之鄉”之稱,有魯北最大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但是針對這種特色種植與養殖氣象服務產品卻非常少,服務方式同樣非常單一,尤其是氣象與養殖的服務產品就更少了。
2.3 與當地其他部門的合作較少
與當地的相關部門的合作少,現階段除與農業、交通部門合作外,與其他部門的合作較少。
2.4 人員結構不合理,專業人才缺乏
現在縣級單位仍受人員編制限制,編制少,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有的單位10年沒有引進新人,單位缺乏新生力量,沒有新的活力,新事物難以推行或推行起來時間長造成工作進展慢[8]。
3 發展建議
3.1 提高現有人員專業知識水平
要保證提供準確及時的中長期天氣預報,而縣級綜合改革后仍存在專業預報人才缺乏的問題。因此,要提高預報準確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縣級預報人才不足的問題,這就要求省市級對縣級預報人員進行培訓或引進專業相關人員。
3.2 開發一種特色氣象服務產品
針對該縣的特色農業與養殖業組織業務人員進行深入調研,并開發一種特色氣象服務產品。不斷豐富有地域特色的服務產品,擴大氣象服務的覆蓋面,不斷提高特色氣象服務質量。
3.3 加強部門間的合作
不但與農業部門、國土、交通部門進行合作,還要加強與林業、水產業、農機等多部門的交流合作。不斷提高氣象在其他行業的影響力。進一步完善專業化的農業氣象監測預報技術,發展具有地方特色、保障糧食安全、適應氣候變化的現代農業和農村氣象服務體系。將氣象信息的傳播與服務納入地方政府工作信息網,逐步建立精細化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覆蓋廣泛的預警信息發布網絡、有效聯動的應急處置組織保障體系和預防為主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防范機制,發展適合農村基本情況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統籌氣象服務城鄉一體化發展。
4 參考文獻
[1] 許麗,黃騫,冼國勇.淺談縣級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4,34(2):231.
[2] 朱明,趙世黎,梁代榮.氣象工作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的思考[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4):177.
[3] 王梅蓮.孟津縣蔬菜生產與氣象服務調研分析[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0(9):7.
[4] 秦仁艷,陳開洪,何明遠.淺談如何做好縣級氣象服務[J].農技服務,2012,29(7):890-891.
[5] 王少梅.縣級公共氣象服務發展模式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17):266.
[6] 于靜.對縣級氣象為農服務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4(6):299-300.
[7] 朱寶文,張得元,張慧琴,等.縣級公共氣象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青海科技,2011(5):86-89.
[8] 劉煜,盧美偉,馮振家.加強縣級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建設的思考[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