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開始時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的環節。在實踐中,筆者發現,課程導入部分存在許多問題。本課題以小學美術課堂導入為研究主題,試圖找尋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美術課堂導入部分的意義和價值,并提出有效進行課堂導入的方法,為新老美術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促進美術教育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導入;方法
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課堂導入基本形成了兩種趨勢:一部分老師對其輕視,他們單刀直入,直接開始教學;一部分老師精心設置導入,觀看視頻、互動游戲,課堂氣氛熱鬧紛呈。這兩種方向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出現。不注重導入會導致課題開場呆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而過于注重導入也有重形式輕實質,用時過長,不善于處理導課材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導入設計缺乏針對性、多樣性、啟發性等問題。
此外,許多新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還存在設計課堂導入困難、不得法的問題。他們想精心設計導入,但又不得方法,教學效果不好。而許多的老教師則會出現導入模式固定,導入內容陳舊,使用多媒體技術困難等問題。在這樣的現狀下,筆者認為,關于美術課堂導入的研究應盡快完善,從而使新老教師對課堂導入都有更深入、直觀、具體的了解,指導教師設計、實施課堂導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即是在此想法之下的一些探討和嘗試。
1 課堂導入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領學生從其他科目切換到美術課堂,從課外休息回到課堂學習,從上節課的舊知識承接下節課的新內容,課堂導入起著重要的承啟作用。
課堂導入的作用有:活躍課前氣氛,凝聚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銜接新舊知識,揭示課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創造利于教學的情景等。
課堂導入時間雖短,但卻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跳過導入直接進入教學,不但會使學生思想上準備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更會影響到整節課的教學效果。重視課堂導入還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往往需要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這就促使其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要想將課堂導入設計好,教師必須在平時加強學習,不僅是教育理論、專業知識等的學習,還有對新生事物、理念的了解。只有不斷學習,提高素質,才能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 課堂導入的原則與方法
2.1 小學美術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
(1)控制時間。課堂導入的時間把控是非常必要的。課堂導入雖然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但它并不是教學的內容,更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它的時間不可過長。過長的導入會打亂教學節奏,使學生的學習動機降低。但導入時間過短則起不到相應的作用,如同化學反應不充分一般。美術課堂更是如此,因為美術課是一門側重實踐操作的課程,必須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讓學生自主實踐上。
(2)易于理解。課堂導入處于教學的開始,教學的過程應如一場戲劇的展開,如歌曲的播放,循序漸進。如果一上來就用一些學生還未能理解和掌握的專業語言,或是直接講解有難度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從而降低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不僅要用簡單、形象的語言替代美術中的專業名詞,也要找到教學的最佳切入點,使學生易于理解。尤其是人物畫、抽象畫這種較難理解和掌握的教學內容,更需要教師通過簡潔易懂的語言,加上一些有趣的課堂設計,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設計有趣。課堂導入應盡量富有趣味。美術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美術課就是以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在美術課堂中,應使學生感受到自由、有趣,避免一板一眼的教學方法。
(4)啟發思考。根據課堂導入的作用來看,它不僅僅有引入教學內容等作用,它最有意義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起學生主動思考。美術是一門極需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課程,設計一個富有啟發性的課堂導入,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多些思考,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結合實際。這里說的實際有兩個層面。第一是客觀實際,即學校的教學條件。第二是指實際生活,如當下大熱的《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對小學生群體起著廣泛的影響。我們可以借鑒其中的游戲方式,將其引入課堂中來,如發放任務卡、游戲分組等。這樣既能使學生感到有趣新穎,也滿足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并賦予了其角色意識。
2.2 課堂導入的幾種方法
課堂導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直接導入和舊知識導入法。直接導入類似于寫文章開門見山的手法。這種方法直截了當、對象鮮明,但這種導入方法是以老師經驗為主導的,缺乏對學生生活體驗及經驗的引導、啟發,不利于學生心理充分準備和學習興趣的激發。而舊知識導入法是由學生已經了解或掌握的舊知識出發,過渡到新的教學內容。這種方法適用于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游戲導入、視聽導入、問答談話等導入方法。游戲導入是一種互動性強、輕松有趣的導入方法,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游戲導入一定要把游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不能單純為游戲而游戲。游戲只是手段,落腳點依然是教學。游戲的形式多樣,如猜謎語、變魔術等。
視聽導入法是在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播技術發達的背景下出現的。現代課堂變得越來越科技化、智能化。教學中,聽音樂、看圖片、看視頻等已是非常普遍的行為。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更立體、更全方位地觀察或是理解教學內容,比單單用語言描述要豐富得多,更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在《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漫步中外園林藝術》這堂課中,吳蓉教師就通過《牡丹亭》昆曲視頻導入課堂,效果出眾。
問答談話則是在美術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結合教學內容,或通過提問,或娓娓道來,引導學生回憶、思考、聯想、觀察,逐步引出教學內容。這樣的導入方式是最為普遍和常用的。尤其是在沒有多媒體教學工具時,談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最簡單、直接的交流方式。
3 總結
教育是一門藝術,美術同樣是一門藝術,兩者結合起來不但需要我們的老師擁有專業的繪畫知識技能,更需要掌握教育的方式方法。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有著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如何設計與實施課堂導入,是每一個美術教師要去思考、琢磨、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宋曼.初中美術課堂導入之我見[J].新課程(中學),2015 (1).
[2] 吳迪.小學美術教學課程導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 詹先德.基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課目主題的教學導入案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4] 薛晶娜.當代美術課堂導入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2(6).
作者簡介:孫中雯(1989—),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民間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