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元
摘 要:學生干部是學生中優秀群體,是班級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執行者,是溝通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橋梁,學生干部的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整個班級的班風和班紀,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決定班級各項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學生干部;選拔;培養
學生班干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學校開展工作、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助手。所以學生干部的培養直接關系到班級的整體管理水平和班級團結和諧的氛圍,乃至整個學校學生工作,做好學生干部培養,提高學生干部能力與素質,是做好班集體建設的基礎。因此班主任必須重視班級干部的選拔、使用和培養工作。
一、學生干部選拔標準
班主任在物色、選拔班級干部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一定的標準。一個班干部首先應該是個在各方面表現較好,能力較強、有一定號召力的學生。除此之外,從班干部任職要求的角度看,他還應具備以下幾點:
①有為集體服務的思想和熱情
②是非界限比較明確
③能夠以身作則和團結同學
④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的特長
⑤在同學中有威信和一定的號召力
上述要求既是班主任物色和選拔班干部的標準,也是教育和培養班干部的內容。
二、學生干部的選拔方法
班主任通過自己對學生觀察,發現適合做班干部人選提出供同學評議,于此同時發動學生毛遂自薦與同學推薦,學生毛遂自薦與同學推薦方式可以通過發調查表調查,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內心看法。誰當過什么職務,有工作經驗又愿意為大家服務,或沒當過什么職務,但也愿意為大家服務的同學,從這些同學挑選干部,他們就能夠充滿熱情積極地去干,最后通過競選方式產生班委。
三、建立完善干部培養機制,做好班級干部的培養
做好班干部培養必須要要有建立完善干部培養機制;我個人認為至少要有競爭上崗制、干部輪換制、試用期的考核制度、一票否決制、實行末尾淘汰制。
(一)競爭上崗制
首先教他們如何競聘:你要競聘的什么職務?具備了哪些條件?有可能也可以做點計劃書,你如果成功后會有哪些舉措?失利后再來下次,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這樣做既為競爭打下基礎,又提供了同學們自我展現的平臺。
(二)干部輪換制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有個鍛煉的平臺:實行干部輪換制。但要強調兩點:學習成績居中上游或跨大步的同學可以參加競聘,要不就是有一定人氣的,必須兩者居其一。
(三)試用期的考核制度
學生競爭上崗后,所有干部試用期為兩個月,學生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班長、書記)不合格者淘汰。
(四)一票否決制
所有學生干部無論你對班級貢獻有多大,有一門主要學科成績不合格,違紀觸犯高壓線一次一律停止使用,即便臨近學期結束亦然。
(五)實行末尾淘汰制
在評議后對末尾同學進行幫助并限期整改,一個月后仍無明顯改觀者將會被淘汰出局。
四、做好學生干部的培養工作
好學生干部的應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及相應的組織管理、解決問題、分析判斷、規劃決策、指揮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學生中具備這些素質及能力的極少,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進行培養指導。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具備一定素質能力
班主任在干部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干部具備三種意識:
1.大局觀的意識。作為學生干部,應隨時準備做出"犧牲"(比如時間、休息等),比其他同學多一份責任感。
2.服從與反饋意識。對學校、班級分配的任務上,學生干部應當服從安排。與之相對應的觀念就是反饋。反饋是學生干部必須養成的習慣,在一項自己擔當的任務完成或未完成或遇見困難時,應及時跟班主任取得聯系,提前將情況進行反饋。
3.學會傾聽。學生干部應善于傾聽,跟同學以誠相待,真正達到心與心的交流,了解掌握相關情況,進而達到關心同學、幫助同學的目的。
(二)建立制度對學生干部進行培養
建立制度對學生干部進行培養、使得干部培養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確保了學生工作培養工作的成效。
1.建立干部責任制度。實施學生干部崗位責任制,不同崗位職責分明,各學生干部按照職責及獎勵制度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2.建立干部例會制。建立一周小碰頭,二周大碰頭,每月一次大聚會的班干部例會制度,利用例會討論班級現存,存在問題,交流工作做法,及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斷強化學生干部的責任意識。
3.建立干部民意測驗制度。為了提高學生干部責任意識,為學生服務意識,每學期結束,班主任將學生干部素質和綜合分為8個部分進行考核,首先要干部自行就8個方面來自評,同學們進行無記名評議,后在全班歸納性的總結,對其他同學也是個借鑒。
(三)大膽使用、認真培養、嚴格管理
1.大膽使用。古語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選擇一名學生擔任干部,班主任就要大膽使用,用人之長,使用學生的長處為班級服務,班主任在學生干部使用中,教要用贊賞與信任堅定學生干部的心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管理班級。
2.對學生工作指導反饋,細心扶持。學生干部在履職過程中,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暴露出來,班主任要用客觀的眼觀對待學生的工作狀態,不能一味地追求完美,更不能否定學生干部的努力。通過了解情況,掌握每一名班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并指導改進。
3.分清職責,大膽創新。不少學生班干部在工作中總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入手,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法處理問題,遇到麻煩就不知所措。針對這些情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把班干部的工作進行評價和總結,能更好地讓學生干部認清自己的職責,學會分工合作。
4.加強監督、嚴格管理。學生干部以身作則,不僅能形成好的班風,還能形成過去時(曾是干部),現在時(以身作則),將來時(學生會中競聘上崗)的良好循環,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集體,還能為之提供邁向更高層面鍛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