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宇 陳宗慧 崔雨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家庭生活服務需求不斷增多,家政服務業應運而生。為提高家政行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培養高素質家政從業人員,國內各類高等院校先后設立家政學專業。為了解家政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研究現狀,本文以吉林農業大學為例,結合美國及日本家政學課程設置現狀,總結出我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內容淺顯而寬泛、結構不夠完整等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就如何完善和改進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提出優化家政學課程設置體系等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本科院校 家政學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6-0221-02
一、家政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一)課程內容淺而泛
就目前而言,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在家政學理論、實踐等方面的研究和發展在全國的本科院校中都處于領軍地位,其招生的質量和數量也都優于其他同樣開設此專業的本科院校。但是,盡管經過1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目前中國的家政學專業教育仍處于前期起步階段,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仍然不夠成熟,這種不成熟首先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其課程內容淺顯而寬泛。
家政學專業學生在4年中要學習的課程包括基礎性課程、通識課程總數超過50門,其中主要涉及的內容有營養學、護理學、食物烹飪與食療、家庭教育學、管理學等。[1]可家政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多都覺得,自己所學的課程內容有些淺顯而寬泛,學過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都很容易忘記,時間一長就很難再較準確地回憶起學過的知識。家政學的課程中,所教授的內容多只是入門程度,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延伸,內涵也沒有深入挖掘。
(二)課程設置整合不夠
從廣義上講,課程整合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科,融入到課程整體中去,改變課程內容和結構,變革整個課程體系,創立綜合性課程文化。課程整合涉及到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以及課程實施等各個方面,通過對兩種或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和整理,從而促進課程整體的變革。
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課程內容所涉及的多是文科的知識,很少與理科知識相結合,這就導致專業課程文理分化比較嚴重,各種有用的知識不能相互借鑒、補充,學生的能力發展不足。
(三)理論體系不完善
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首次開設家政學課程,[2]家政開始進入中國的高等學府。但之后歷經時代變遷,我國家政學教育從建國初期直到改革開放之前都處于發展空白期,這中間的理論開發和教材研發等都處于停滯狀態。改革開放之后雖然我國的家政學教育重煥生機,但畢竟發展時間為時尚短,理論方面的開發跟美國、日本等國家比起來還顯得很不成熟和完善。在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家政教育,不但通過立法提供資金、培養師資,而且還有督學負責家政教育課程的開發。正是因為建立了專門的家政教育課程開發體系,才使得美國的家政學教育課程內容更適應消費者的需要和行業的發展。
在中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理論的研究和建立多是參考和借鑒國外經驗,還沒有建立起具有適應本國行業發展和學科建設的有特色的理論體系。家政學理論體系建設的滯后是制約家政學專業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結構方面存在的問題
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分為兩個板塊,其中主要是專業性課程和通識課程,缺乏必要的、能促進學生自身能力更好發展的特色課程和創業創新課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多半都是理論性的知識,特色課程和創業創新課程基本上沒有設置出來。這一缺陷導致了家政學課程設置體系的不完整,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也就出現了缺失。
二、本科院校家政學課程設置的影響因素
(一)家政學教育缺乏“正規渠道”的大力支持
一直以來,家政學專業的自身建設和課程設置都處于各高校的自我開發和挖掘中,直到現在為止,國內發展較多的仍然是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的家政學專業建設和發展很難找到借鑒經驗,即使能從國外的高校得到一些信息,也不一定適合我國國情。
雖然早在2003年吉林農業大學就開設了家政學專業,并早已經開始招收學生,但直到2012年家政學專業首次進入普通高校本科專業新目錄,這才標志著家政學專業在我國進入了正規化的發展道路。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家政學這個專業的重視是不夠的。鑒于此,家政學課程設置問題只能由本專業的老師不斷的研究和探索,而無法從外界得到太多幫助,這必然導致我國家政學教育發展緩慢和滯后。
(二)國內本科院校家政學課程理論基礎薄弱
在西方,家政學以國民的衣食住行、國民健康、國民生存環境、人類社會福祉等為其研究領域的核心課題,融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應用科學、管理科學、生活哲學、生活藝術等為一體,已形成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成為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應用型科學。然而在國內,提到家政學,大多數人都會將其與家務勞動、清潔保姆掛鉤。在這一點上,國內的家政學課程相較于西方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還顯得滯后許多。
中國的家政學教育從改革開放之后才受到重視,關于家政學理論的研究雖然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但顯然已經與現代化生活需求不相符合。所以,真正符合我國國情實際,對我國現代家政學教育有用的理論知識發展時間并不很長。在吉林農業大學將家政學設為本科專業之前,國內有關于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大多數是針對高職院校的,并不能完全滿足本科院校的需求。從這一方面來說,我國本科院校家政學課程設置方面的理論基礎是相對薄弱的。
(三)家政學課程內涵挖掘不足
家政學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自己所學的課程內容及相關理念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夠,也沒有深層次地挖掘各個課程中所包含的內涵。學生對家政學課程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的過程,也應該是一個充滿生機、探究、生動活潑的過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應該根據高校、城市、國家的需要來設置和安排,不斷挖掘課程內涵,找出適合自己的東西,使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自成體系,富有特色。但是,我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大多還是借鑒和參考國外經驗,沒有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三、本科院校家政學課程設置建議
(一)國家應加強政策扶持力度
家政學作為一門為社會和家政職業工作者提供科學思維方式的學科,[3]能促進家政行業發展,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家政教育的發展要在家政理論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知識與專業并重、專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并重的局面。家政教育不僅是一門專業教育更應該是一門通識教育,國家應把其列為通識課程,在學校和社會上全面推廣。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出臺的與家政相關的政策多是扶持與支持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對于家政學學科建設和專業課程設置開發卻少有提及。在美國,不僅設有家政學專業課程的高等院校遍及全國,國家教育部門還設立專門的督學進行家政學專業課程的開發和研究。
我國應該效仿國外政府對家政學的支持方法和扶持手段,設立專門、專業的課程開發部門,將我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更加完善合理的課程體系。
(二)優化家政學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高校家政學專業大多沿用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三類課程構成的拼盤模式,表明上看內容豐富、面面俱到,但實際上結構松散、未成體系、缺乏特色。實踐證明,采用這種課程模式,往往容易導致學生缺乏職業核心能力,難以適應崗位的特殊需求。家庭服務業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與其他行業有很大的不同,要求人才不僅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心態,更要有較高的職業核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本科院校可以合理借鑒境外家政教育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家庭服務業的產業特性和人才需求,探索建立基于崗位特殊要求,以職業化素質培養為主線的家政學課程體系。從整體上看,它應是一個“金字塔”型,包含由下而上、層層遞進、有機整合的三大系列課程:“塔底”部分是通識教育課程,主要是解決學生“成人”的問題,培養學生作為一個社會公民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應體現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塔身”部分是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是解決學生“成才”的問題,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家政專業人才所需要的主要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應體現專業化、職業化的要求;“塔尖”部分是職業發展課程,主要是解決學生“成功”的問題,培養學生作為未來家庭服務行業高端人才所需要的前沿知識和創新能力,應體現發展性、引領性的理念。
(三)調整各類學科比重,使學生學習有所側重
吉林農業大學家政學專業整個的課程大體上分為基礎性課程、通識性課程、專業性課程、學習方法類課程等幾類,具體到各類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又大致可以分為管理類、營養烹飪類、日常生活科學類、護理類、教育類等。在學生四年的學習生涯中,這幾類課程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雖然這樣的課程內容安排讓學生的知識面比較廣,但是這也導致學生在就業競爭中“什么都會,卻什么都不精”的現象普遍。
要調整家政學課程設置內容,家政學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時,可以進一步細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方向。在保證學生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的前提下,使學生的能力發展方向有所側重。例如,可以將學生培養方向分為以職業就業為主或是以培訓教育為主,同時在主要培養方向的指引下穿插必要的學習方法等常識性知識。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達到一定的要求,也可以避免學生畢業后就業能力沒有亮點的問題。除此之外,在師資、實驗設施設備等軟硬件條件都發展得較完善的情況下,可以對學生進行某些職業從業資格證書的培訓,例如現在家政行業中比較普遍的公共營養師、育嬰師等資格證書,這樣更能增強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競爭能力。
(四)借鑒國外家政學課程設置經驗
我國的家政學專業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本科院校的辦學經驗更是缺乏。尤其是目前,在我國不管是對家政服務行業還是對家政學專業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都有限的情況下,光靠我國現有的家政科研力量想要來完善我國家政學的理論體系,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課程設置是一個與行業本身以及高校自身現實發展情況息息相關的問題,這就更需要家政學專業教師隊伍和學生不斷為完善家政學課程設置問題而努力。
雖然在國內理論基礎薄弱,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但我們可以在挖掘和建設自身課程設置特色的同時借鑒和參考國外高校的相關經驗。比如美國和日本這樣的家政學辦學經驗豐富的國家,雖然國情、專業培養目標、學生就業方向、行業需求不同,但我們完全可以在求同存異的原則下找到對我國本科院校家政學課程設置有益的經驗和教訓,從而使我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更加完善和合理。
家政學在國內還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它的設立和發展幾經周折,現在終于開始走上正軌。從其課程設置方面來看,雖然現在還存在課程內容分淺顯而寬泛、文理整合不夠等問題,但隨著國家對家政服務行業和家政專業的重視,經過家政學專業教師隊伍的不斷努力并借鑒國外高校家政學課程設置經驗,我國家政學專業課程設置體系一定會越來越完善和合理,為我國家政服務行業及家政學專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藝華.中國家政業發展及學科設置的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13.11.
[2]吳瑩,塔懷軍.關于中國家政學學科方向與課程設置的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4.
[3]朱運致,錢煥琦.我國家政學學科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現代教育科學,2010.05.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