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紹瓊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初中歷史的教學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革新,但是還有很多教學方法仍舊存在不少誤區,需要教師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以下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幾種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 興趣教學 實踐教學 審美教學 互動教學
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從初中階段學生就開始正式學習,并且對于我國的古代史和現代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我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實際上沒有用心學習歷史,而是一直抱著考前背背就能考好的學習心態,這種應試態度只會嚴重阻礙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而很多教師雖然在新課改中采取各種教學方法企圖改變學生當前的歷史學習現狀,實際上也是收效甚微。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研究和總結,談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首先,興趣教學是第一步,也是最為基礎性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要引導學生建立對歷史學科的興趣之后,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中來,才會具有自己的想法和主體意識,而當前很多學生都是被老師要求去做什么,去背重點,完全喪失自己的學習感受和興趣,學習成為一種負累,是為應付考試,考什么就學什么,就背什么,這種消極的學習態度主要就是由于學生缺少興趣的支撐。
實際上,教過初中歷史的教師會發現學生對于歷史是比較感興趣的,尤其是關于歷史人物的知識點,學生上課會表現得很積極,那么教師就可以借助于這個特點來幫助學生建立對于歷史課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春秋戰國的時候,我們會講到儒家學派,無法不講到孔子這位大儒學家,作為文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一生也比較曲折,并且有很多典故和成語,教師可以借助于這些有趣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挖掘和經典歷史人物有關的故事,使歷史課堂豐富多彩。
第一,初中歷史課本教材比較多,現在很多學校都片面強調學生的升學率,而忽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采取“我教你學”的被動學習方式,嚴重壓抑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學生被動學習,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和討論空間,而初中階段學生具有了自我意識,需要時間來表達自己,逐漸喪失了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過分看重結果;教師還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角色定位,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其主體性,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和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確認自我,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發生和發展。
第三,興趣教學還可以借助于多媒體來開展歷史課堂,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初中學生對于電腦等高科技并不陌生,甚至還充滿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為學生展示視頻、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的興趣轉移到歷史學習中來。例如,在學習漢武帝時期的時候,教師在講到司馬遷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劇照,讓學生看著照片回憶歷史人物,通過有趣的、形象生動的圖像視覺沖擊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實踐教學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歷史作為一門學科必須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歷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歷史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客觀、正確的歷史觀,并且能夠運用歷史事件的經驗教訓來評價和審視我們的現代生活,對今天起到積極作用,這需要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第一,教師要多讓學生去說歷史故事、戰爭、人物等等,都可以生發出很多人生的道理,我們該怎么做人,這些都會對學生今后的價值觀產生指導性作用。因此,教師平常要多讓學生針對某一歷史事件發表觀點,并在討論和各種思想的交流碰撞中,讓學生養成好的習慣,及時學以致用。
第二,假期或者平時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就近進行歷史遺跡和歷史文物的參觀,讓學生在實踐活動后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者對于歷史事件的全面看法,在實踐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審視能力。
第三,很多學生實際上對于歷史人物了解的很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走上講臺為同學講述歷史故事和人物或者某一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意義等,在學生的講述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自己親自參與進去的實踐他們會更加用心和在意,聽的同學也非常認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第四,要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辯證歷史思維能力,因為一個歷史事件存在不能全好或者全壞,要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
再者,審美教學是歷史教學的必要教學方法,我們學習歷史是因為歷史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借鑒和審美。歷史人物能夠流傳至今,某些歷史事件值得我們去紀念它都有存在的理由,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歷史課本的審美因素,讓學生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和不足,通過審美來了解中國傳統精神和民族精華文化,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傳承。
例如,在學到古代的社會生活時,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盛行的文化,唐朝絲綢、瓷器、詩歌,宋代瓷器、詞等等,在審美的過程中,令學生收獲到知識以外的東西,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從而完善歷史教學的目標。這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素養,對于我國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有全面的把握,同時借助于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引起學生的關注。或者開展專門的審美課題,這種獨特的教學內容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進歷史教學的開展。
最后,互動教學是初中歷史教學必須引起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互動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改善教學氛圍,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在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提高學習效率,避免學生走神和轉移注意力。例如,很多教師忽視互動的方法,片面以為互動就是討論,其實遠不止于此,教師要在分組的基礎上開展有序的互動,無序的互動只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
教師也要充分參與到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并不能置身事外,要扮演好監督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互動中遇到的問題等。互動還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教學計劃,做好教學預案,合理正確解決互動中出現的問題,這對教師整體教學能力要求較高。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詳細論述,我發現初中歷史教學有很多種教學方法,但是教師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法,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合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角色,不斷提升教學素質和專業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