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勇
【摘要】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覺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可見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
【關鍵詞】數學教學 主動性 學習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和激發。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數學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數學,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導人環節設下懸念,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又如在課堂教學中,引人數學實驗,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等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加強學法指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獲取知識的金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能自己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一是教學生“讀一讀”。開始可以為學生編好閱讀提綱,并指導學生掌握“讀讀、劃劃、算算、寫寫”的預習方法,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善于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二是讓學生“講一講”。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難以掌握的內容,應積極引導學生去議,鼓勵學生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的差錯、漏洞,教師要特別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正確地表述。三是帶動學生“做一做”。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中得出結論,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四是引導學生“想一想”。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系。適時地組織誘導學生展開想象,題設條件能否減弱?結論能否加強?問題能否推廣?等等。五是引導學生學會“復習”。俗話說:“溫故而知新”,這就是說,對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要經常復習。復習有多種,根據復習的時間和內容,可以把復習分為兩種,一種叫課后復習,即每次上課后的復習,一般在當天進行;另一種叫系統復習,是在較長時間后,集中一段時間對整體性的內容進行系統復習,包括單元復習、階段復習、考前復習等,教師要多向學生介紹復習方技巧。
三、發展學習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但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更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識間的聯系,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依據數學思維的規律,提出恰當的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去啟迪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同時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四、注重因人施教。教學本身就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氣質的學生因人施教,對“興奮型”學生可采用“以忙制動”、“以動制動”等方法。根據他們反應快,愿意表達自己看法的特點,多提問,多讓他們發表意見,多讓他們操作、演示。讓善于思考又不愛發言的“抑郁型”學生發表不同看法;讓積極發言又常丟三拉四的“活潑型”學生講清算理,分析算式;讓機靈沉著又穩重內向的“安靜型”學生說一說別人講得對不對,并加以補充等等。這樣圍繞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氣質差異因人施教,既有統一要求,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他們的長處得到充分發揮。
數學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培養,有其廣闊的天地。教師可從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出發:幫助他們建立興趣小組,利用數學園地開辟“請你攻擂”、“一題多解”等欄目,推薦不中同解法,展現獨特見解。定期組織講座、競賽等活動;既要根據學生個性差異的相似性進行分組括動,又要留有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構成了數學學習的整體,保障了學生的潛能、特長有施展的空間。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個性,數學教學也要注入時代活水,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開展與數學相關的研究性學習,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把數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學以至用,體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總之,要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接受“教師應當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并非知識的傳授者”的觀點,而應致力于“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培養一個好的“學習共同體”,從而正確地發揮教師在教育體制和教育對象之間的“中介”作用,這樣才能把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賀金華;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數學教學通訊;2004年03期;
[2]肖林元;數學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前思習慣[J];數學通報;2000年10期;
[3]孫啟勝;數學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J];山東教育;1997年2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