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傳遠
摘要: 小微企業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融資渠道較為單一,融資也較為困難。當前,在互聯網金融新型業態不斷涌現,其為小微企業融資帶來了新的機遇。本文以小微企業為研究對象,對小微企業幾種傳統融資模式進行了介紹,分析出了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本文還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進行了介紹,結合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實際情況,為小微企業如何在新興業態下,更好的利用互聯網金融中的大數據金融技術、P2P網貸、眾籌平臺等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建議,使得小微企業與互聯網金融協調發展,改善融資困境。
Abstrac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because of their own limitations, 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relatively single, the financing is more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raditional financing mode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of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nancing,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emerging business format, the better use of Internet banking big data financial technology, P2P, crowdfunding and other platform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reduce financing costs, so tha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Internet financi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mprov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融資;大數據金融;P2P;眾籌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big data finance;P2P;crowdfunding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9-0077-03
0 引言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但是由于我國信用評估體系不夠健全、小微企業自身規模局限性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同時其缺乏相關抵押物獲得貸款使得小微企業融資困難。雖然,國家近年來出臺了很多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可它的融資困難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各種新興業態不斷涌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因此,互聯網金融推動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成為了國家金融和財政政策扶持的重點。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今天,以大數據金融技術為基礎,P2P模式、眾籌模式等正在漸漸取代傳統的融資模式。本文試圖通過分析小微企業傳統融資模式困境,探討如何借助互聯網金融新型業態來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的問題。
1 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小微企業”這個概念自從被提出以后,由于其規模較小,管理靈活度高,前期資金投入較少等一系列優勢在民間迅速發展。小微企業的涉及領域十分廣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以及財政收入。隨著小微企業的數量呈幾何式增長,其融資難的情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如2014年,財政部對小微企業出臺了減稅政策。這項政策擴大了享受優惠的小微企業,應納稅額十萬以內的小微企業均享受此項政策,同時優惠的時限也從2015年底延長到了2016年年底。可是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1.1 小微企業融傳統融資模式
1.1.1 銀行承兌匯票融資
銀行承兌匯票融資是小微企業常見的融資模式。小微企業與商家簽署好購銷合同后,找到一個關聯度高的大型企業作為擔保人,銀行對商家及擔保人進行包括企業之前的合作金額,雙方資金實力以及信用度等進行考核,通過各項指標的評估,銀行會按照各項指標的優劣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和手續費。隨后銀行會開出承兌匯票給商家,商家將承兌匯票交予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通過承兌匯票即可到當地銀行貼現,獲得企業運行所需要的資金,從而融資。小微企業通過銀行承兌匯票融資不僅所需時間長,而且資金的流動性非常有限,多數貨物的交易是需要現金結算而不接受承兌匯票,除此之外,貼現率一般是高于同一時期的貸款利率的,保證金的比例也受到銀行的限制,這都增加了融資的成本。
1.1.2 通過擔保公司融資
在小微企業暫時無法和其他企業簽署購銷合同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融資時,往往會通過擔保公司進行融資。小微企業通過找到相應的第三方擔保公司為其做信用擔保,信用擔保公司會按照銀行的相關要求,要求需要融資的小微企業提供相關的資質證明。銀行在進行審核通過后會發放貸款,同時擔保公司會向需要融資的小微企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通過擔保公司進行融資,雖然獲得資金的速度比銀行承兌匯票融資快,可由于擔保公司自身風險意識差,在體系內部并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風險評估系統,對小微企業進行審核的時候非常依賴主觀判斷,因此與銀行的合作難度較大。融資過程中手續費及押金也讓融資成本變大。
1.1.3 房地產抵押融資
一些小微企業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資金鏈斷裂、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企業需要籌措大量資金來維持正常運營。相比銀行承兌匯票融資和通過擔保公司進行融資,房地產抵押融資由于有實物作為抵押,銀行承擔的風險較小,因此審批通過的幾率高,利率也相對較低,同時房屋抵押貸款額度能夠達到房屋價值的70%左右,貸款的額度較高。不過房地產抵押融資的缺點也很明顯。由于房地產抵押融資要走抵押登記的相關手續,放款速度較慢,并且銀行為了規避風險會考慮用作抵押的房屋是否容易變現,因此并不是所有房產都可以順利抵押獲得融資。
1.2 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1.2.1 小微企業融資相關的征信體系不健全
小微企業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融資的時候,銀行需要審核承兌方的合同真實性、承兌匯票的簽發金額是否與企業規模匹配和承兌方信用評估。這直接關系到保證金的比例,而我國目前的征信體系并不健全。
至今為止,我國尚未建立起針對個人以及企業的征信體系,對信用評估方面也沒有非常明確的相關政策規定,在沒有明確法律約束的情況下,受利益的推動驅使,企業很可能提供不完整的信用評估相關材料,只保留對其有利的數據,而銀行等金融機構根據不完整的數據進行信用評估,得到的結果就會出現偏差,為日后是否能順利收款留下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銀行在無法準確進行評估的時候就會開出比較高的保證金,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造成融資困難。
1.2.2 小微企業規模局限難以得到金融機構青睞
金融機構作為盈利性企業,在發放貸款之前,為了規避風險,會詳細的對小微企業的運營規模、生產業績、還款能力、未來經營前景和風險抵抗能力等進行縝密的綜合評定。而小微企業通常以家庭作坊式或個體工商戶的運營模式出現,運營的規模普遍較小,資金實力薄弱,風險抵抗能力和經營效益較差,與其他大企業相比,金融機構往往更愿意將資金借給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造成大企業融資越來越容易,小微企業融資越來越困難的局面。國家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可是小微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這一現象卻是自身規模局限性與傳統融資模式不契合造成的,因此這一局面長期難以得到改善。
1.2.3 小微企業缺乏相關抵押物以獲得貸款
通過相關抵押物獲得貸款相比之前兩種融資模式,并不涉及到十分繁瑣的評估、審核程序。但是,小微企業普遍固定資產規模小,資產結構中可以用來充當質押物的比例也很小,多數小微企業的廠房、設備都是租賃而來沒有所有權無法進行抵押。根據統計,有80%以上的小微企業沒有自己的固定廠房。因此通過相關抵押物獲得貸款這一方式雖然簡便、快捷,但是對于大部分小微企業也是很難實現的。
2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2.1 P2P模式
P2P網貸模式是目前互聯網金融最主流的融資方式。P2P網貸模式實際上為“個人對個人”進行借貸。出借方和借款方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進行借貸。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幫助借款人選擇提供合適的利率的貸款人,同時也幫助出借人尋找愿意承擔合適利率的借款人,雙方直接聯系,進行資金借貸。出借方可以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明確的了解借款人的詳細信息和資金流向。當出借方人提供的金額較大時,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會將其分散與不同的借款人匹配,從而分散風險。
2.2 眾籌模式
眾籌實際上為大眾籌資,通常采用團購或者預購的模式,發起人通過互聯網平臺向大眾展示自己的項目、產品、創意等,詳細列出各項指標并承諾項目完成后支持者將得到的回報,然后發起人會設定一個預設時間和目標金額,隨后感興趣的支持者對發起人會通過第三方平臺出資,在預設時間內達到或者超過目標金額即算成功,發起人會得到支持者提供的所有資金。如果再預設時間內達不到目標金額,第三方平臺會如數返還支持者的資金。
2.3 其他模式
2.3.1 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實際是由實力雄厚、信譽度高的非銀行機構,與銀行簽約后提供的交易支付平臺。用戶在通過第三方支付進行交易時,先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賬戶付款給第三方,由第三方通知賣家發貨,當貨物到達買家手中并驗貨后,由第三方將貨款支付給賣家。第三方支付不僅避免了買家無法收到貨物的風險,還避免了賣家無法收到資金的風險,同時大量的小額交易形成規模效應,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
2.3.2 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結合互聯網采用信息技術,重新構建運營模式,使得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電子化運營。銀行的手機銀行、網絡銀行等均為信息化金融機構的產物。從整個金融行業發展來看,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如今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服務體系已建成,通過信息化技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2.3.3 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實際為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產品銷售的第三方平臺,平臺自身并不銷售金融產品。其優勢在于用戶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搜索并比較各種產品的價格、收益和風險等因素。各家金融機構將自己的金融產品授權于第三方平臺展示、出售,用戶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金融產品。相比以前的線下購買,互聯網金融門戶信息更透明,削弱了信息不對稱,極大程度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3 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3.1 基于大數據金融技術的征信體系
我國對信用評估方面并沒有非常明確的相關政策規定,征信體系并不完善,需要貸款的小微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并信息不對稱,雙方都提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隱藏對自己不利的信息,而大數據金融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各大金融機構可以分別提供已擁有的小微企業的貸款記錄,信用記錄,并將其記入數據庫進行共享,在小微企業進行融資需要相關評估的時候,如果數據庫中有其相關的信用記錄,即可免去人工直接通過模型進行云計算得出其信用程度,判定是否借款;如果數據庫中沒有相關信用記錄,則通過人工評估,同時將這一次作為信用記錄計入數據庫進行共享。
從長遠看,大數據金融的應用可以使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雙方信息趨向對稱,同時免去繁瑣的人工評估,通過模型直接分析數據也能大幅提高評估效率。在這種信息比較對稱的形勢下,金融機構可以科學、精準的規避風險,并準確的對小微企業進行評估,提高效率,彌補小微企融資相關的信用評估體系不健全,大幅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3.2 P2P網貸模式減少小微企業融資對金融機構的依賴
小微企業由于自身局限性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和支持,難以獲得貸款。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利用P2P網貸模式可以很大程度減少小微企業對金融機構的依賴。小微企業可以在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發布自己能夠接受的利率水平及所需金額,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為小微企業進行匹配,尋找到愿意以相同利率出資的出借方。小微企業與出借方直接進行資金借貸。出借方在線上審核小微企業的還款能力、信用記錄,確認營業執照和銀行流水單等,最后進行資金匹配、風險防控。小微企業通過P2P網貸模式融資,改變了傳統融資模式中擔保公司進行融資,由擔保公司承擔全部風險的局面,出借方通過將資金分散給多個借款對象,同時提供小額度貸款,風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散,這使得出借方更愿意提供資金,對小微企業而言P2P網貸模式門檻低、融資渠道成本低,這使得小微企業融資變得容易,如圖1。
以豫商貸P2P平臺為例,該平臺已經健康運營四年多,為周邊小微企業融資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截止目前,我國65%左右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主要來源于自有資金,25%左右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10%的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來源于民間集資方式,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普遍感到發展資金不足。根據相關數據,截止到2015年底,小型微型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如果將個體工商戶納入統計后,小型微型企業所占比重達到94.15%。然而小微企業普遍都面臨著融資困難。小微企業通過P2P網貸平臺融資與傳統的民間借貸比較而言,P2P網貸融資在及時性、程序申請流程以及融資成本上都更具有優勢。豫商貸網貸平臺的相關數據顯示,借款方從提出申請到獲取融資,最快只需要當天1天的時間,而且利率條件也相對比較客觀,普通民間利率有甚者達到30%的融資成本,而河南豫商貸之類的網貸平臺只需要14%-19.2%。
3.3 大眾籌資模式取代抵押物獲得貸款模式
小微企業在缺乏實物抵押的時候,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對“未來收益”進行“抵押”,預售產品。將企業的項目、產品以及預期結果進行展示、公布并承諾回報,對此看好的出資者就會通過平臺籌資,達到目標金額后小微企業即可得到所需資金。大眾籌資模式相對傳統的融資模式具有低成本這一巨大優勢,這包括低啟動成本、營銷成本和交易成本,募資者和出資者通過網絡平臺交互信息,顯著減少信息不對稱,同時眾多支持者出資也分散了傳統情況下一個出資方出資的巨大風險,除此之外還保留了實物抵押所具有的快捷性、方便性,取消了抵押物這一門檻,為小微企業融資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如圖2。
4 結語
本文整合了小微企業傳統的融資模式以及造成融資困難的原因,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目前的三大發展模式,同時與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相結合,使得小微企業與互聯網金融能夠協調發展。通過對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的探討,介紹了基于大數據金融技術的征信體系,P2P網貸模式和大眾籌資模式等,希望能夠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使得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能得到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徐潔,隗斌賢,揭筱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4:92-96.
[2]周黎莎.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328-329.
[3]羅丹程,楊茗涵.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商論,2015,14:57-59.
[4]鄭志來.互聯網金融、社區銀行與小微企業間接融資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5,01:63-67.
[5]唐方杰.大數據金融漸行漸進[J].銀行家,2014,03:18-19.
[6]熊忻.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14,26:58,61.
[7]李有星,陳飛,金幼芳.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探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4: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