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忠

【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旨在探討技校學生學習《CAD》的有效途徑,經過一學期的實踐證明,這種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愉快、積極、主動中學好這門課程,教學效果明顯。
【關鍵詞】CAD課程 ; 教學; 探討
CAD是一門多學科綜合性應用的新技術,發展十分迅速。CAD軟件的應用對于工程圖學課程的教學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就教學而言,使用它授課,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主觀潛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但要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熟練掌握CAD的繪圖技巧,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進行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本人從事CAD教學,在實踐中總結出一些經驗和體會,和大家一起探討。
一、教學內容重新整合
目前,CAD教材多數都是按照命令的分類編寫,例如:繪圖命令為一章內容,編輯修改命令為一章內容,尺寸標注為一章內容等等。這種教材編寫方法雖然充分體現了教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這種編輯方法明顯不利于對知識的掌握。畫一張完整的圖形,不僅要用到繪圖命令,還要用到編輯命令,如果單純講這些命令操作,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很快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知識的遺忘也會加速。
針對授課需要,也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快、更好的掌握CAD的基本操作技能,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配合圖形實例教學,教學內容整合后應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CAD基礎知識,包括界面、圖形文件的管理、繪圖環境的配置、命令的輸入方式、樣板圖形的創立、CAD坐標。對應實例:繪制A3圖紙。
第二部分:二維圖形繪制與編輯。對應實例:繪制手柄、軸承。
第三部分:圖案填充與圖形信息。對應實例:聯軸器。
第四部分:塊及外部參照。對應實例:粗糙度符號、軸承座。
第五部分:文字與尺寸標注。對應實例:以前面的實例作為標注對象。
第六部分:繪制零件圖與裝配圖。對應實例:閥體、千斤頂。
第七部分:三維圖形繪制。對應實例:小齒輪軸。
二、轉變傳統教學思維,實踐以應用實例教學為主線、應用軟件教學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CAD作為一款輔助設計軟件,重在操作技能,而不是純理論知識,所以學習CAD的關鍵在于靈活運用命令繪圖,而CAD的命令非常多,每個命令在不同的圖形中又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畫圓弧的命令至少有11種方法,畫圓的命令至少有6種使用方法。這就要求學生在繪圖時根據當時的條件來靈活使用這些命令。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按照教材的順序給學生上課,老師講幾個命令,然后讓學生在電腦上練習,等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后再進行綜合練習,畫一兩個實例,這樣教學使得命令的講解和練習都是獨立進行的,沒有及時與繪圖實例相結合,學生往往當時能聽懂、會練習,但到了真正繪制完整的實例圖形時,卻不能根據實際條件靈活的應用已學過的命令,有的甚至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同時,由于講課時沒有結合實例,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高,練習時也缺少興趣,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實例教學就是教師授課時不按現行教材內容順序逐一介紹內容,而是通過組織典型的實例,學生在實際繪圖過程中學習CAD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教師歸納提煉和講解,從而實現教學的目的。實例教學的特點就是緊緊圍繞CAD的基本操作要求,以實例為主線,將實例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感覺生動、直觀、實用,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CAD的積極性,學生每完成一張圖,都會很有成就感。
具體實例——繪制齒輪軸
齒輪軸如下圖所示。
制作過程:新建文件、設計圖層、學會用直線、偏移、圓、圓角、倒角、修剪、樣條曲線、簡單圖案填充、對象捕捉等基本操作。
本實例主要有以下要點:
(1)對稱性圖形的繪制:對于該類圖形,可以先使用繪圖命令繪制圖形的上半部分,然后再用編輯命令對其進行鏡像操作,可以提高作圖的效率。
(2)鍵槽的繪制:首先應確定對何處進行剖切,然后由該點向外延伸,再繪制其剖面。
(3)放大圖的畫法:復制圖形上需要放大的部位,將其放大2倍后,剪切掉多余的線條
(4)大部分的學生在繪制軸類零件時基本采用偏移命令繪圖,建議學生采用正交繪圖的方法,可以提高繪圖速度。
三、灌輸團隊理念,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沒有合作,就不會有成功。每一個工程、每一個項目、每一份工程圖形大多是團隊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在進行CAD教學時,要設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積極培養和灌輸團隊理念,充分發揮學生個體智慧和群體智慧。因為有效的個體參和群體之間競賽,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更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精神,也有助于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因此,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不同程度的同學組成,每組同學上機時座位集中,組內好差同學相鄰結成對子,訓練時進行互相幫助,在完成比賽作業過程中,個體成績占30%與群體成績占70%合并計算,既體現個體成績的必要性更突出群體成績的重要性。由于事先對學習對子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置和對座位的編排,比賽作業的設置,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促進了學生成績的共同提高,教與學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細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繪圖習慣
上機練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發現學生問題的機會。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實例練習,練習中出現的問題當然也不少,老師應該當場給予解答。對于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應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并當場講評。
在學生上機的過程中,我發現幾個問題,①學生往往不注意觀察命令窗口,CAD很重要的特點是使用命令時在命令窗口有命令提示,而初學者往往只看繪圖窗口,這樣遇到問題容易卡殼。②不注意快捷鍵的使用,如ESC鍵、回車鍵、空格鍵。③不注意觀察狀態欄,如對象捕抓、對象追蹤、正交的狀態等,這樣就導致初學者畫出來的圖形精度差。④不注重復雜圖形的畫圖順序,重復工作浪費大量時間。我們在講解以上內容的過程中就要給學生以特別提示,從而養成學生良好的繪圖習慣。
五、與時俱進,及時了解、掌握并更新信息
因為CAD是一門計算機課程,所以它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作為信息產業,更新是非??斓摹K栽谶M行CAD教學時,不能與時代脫軌,要及時、準確的了解、掌握并更新信息。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把最新、最可靠的信息灌輸給學生,這樣我們培養的學生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通過運用以上所講的教學方法,學生對作圖的興趣有很大提高,作圖技巧和繪圖速度提高了很多。總之,教育應著眼于人的發展,應把發掘人的潛能,提升人的素質作為出發點。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行為。同時,要調整課堂結構,不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能力的提高,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獨立見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會使課堂更精彩、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實例教學法在機械CAD中的應用》,林呈陵,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