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竹君
摘 要:肢體語言在日常交流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適當應用直觀、形象與生動的肢體語言,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讓小學生在聽、說、讀、寫、玩中學習英語。實踐證明,運用肢體語言教學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關鍵詞:肢體語言;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雖然小學英語內容簡單,但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初次接觸不易進入狀態。為此,教師如何讓小學生快速進入狀態呢?筆者認為,培養小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使用肢體語言,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當然,在運用肢體語言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時,要從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角度出發,遵循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語言學等相關原則,使其成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
一、肢體語言的定義及載體
肢體語言是指在交際過程中人們任何部位輔助語言交流的表情、行為和舉止,是用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以及體位變化而構成的種種圖像符號。其載體主要有以下幾點:
1.身體是距離的體現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小學生的距離也會傳遞著無聲的信息。即教師在課堂所處的位置不同,與學生的遠近不一,會給學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有效運用肢體語言來優化教學,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2.手勢是輔助教學的手段
手勢具有豐富的表達力,在肢體語言中是動作變化最快、最多的。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準確適度地運用手勢,不但可以傳遞感情與思想,還可以增加有聲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進而促使小學生理解并掌握簡單英語的應用。
3.表情是傳意的橋梁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英語這一語言是較困難、枯燥、難以理解的,而面部表情的適當運用可彌補這一不足。換言之,教師若是能在課堂上更好地運用面部肢體語言,可有效調節課堂氣氛,進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果。
4.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在課堂上小學生與教師溝通最多的其實是眼睛。而教師使用眼睛輔助小學英語教學很重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不時地用眼睛環視整個課堂,引起學生的注意,以達到督促學生認真聽講和學習的目的。
二、肢體語言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每一個英語教師要掌握好肢體語言的運用。在說英語的時候,盡量用動作表現出來,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認為肢體語言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兩點:
1.有利于營造課堂良好氣氛,溝通師生感情
教師若是能夠利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并讓學生跟著模仿,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肢體語言教學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2.有助于良好教學平臺的構建,提高教學效率
恰當運用肢體語言,比單說的效果要好。通常學生活動時,教師要走到他們中間去了解情況并給予指導,比如發現有學生不注意聽課或是做小動作,可以利用肢體語言使其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既不耽誤課堂教學,又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個利器。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優化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小學低年級盡管不強調音標教學,但是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在日常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滲透語音教學。為避免語音教學的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運用手勢配合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學生很喜歡,教學效果顯著。
2.優化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在所有的方法中,肢體語言是其中有效的一種。教師在教學單詞時可不斷變換動作,運用肢體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若是遇到一些不易編動作的單詞,可配簡筆畫、圖片或實物來輔助動作以幫助學生理解單詞,進而達到“快、好、牢”的效果。總而言之,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上英語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3.優化小學英語句型教學
句型教學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綜合運用詞匯進行交流的重要載體。小學英語是打基礎階段,所學的句型日常交際用語居多。因此,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短語、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憑借手勢就可讓學生明白。若是教師在相應的教學中給學生一定的肢體提示,不但可以利用手勢吸引學生,還可以通過手勢、動作讓學生自己領悟句子的意思。
4.優化小學英語韻句與歌曲教學
英語韻句具有很強的節奏和韻律,很受小學生的歡迎。若是加以恰當的肢體語言進行教學,讓學生也跟著老師邊說邊做動作,學生就能很快掌握韻句。當然,歌曲同韻句是一樣的,歌曲本身有較強的感染力,再配合手勢動作讓學生感知歌曲的意思,使學生身臨其境,效果與單唱的效果有很大差別。
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主要是學生語感和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能力的培養。肢體語言是表情達意的一個有效手段,尤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有效的肢體語言更能和學生積極溝通,從而構建精彩紛呈的英語課堂。它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肢體語言的應用可使學生在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腳步以及動腦筋等活動中提高整體認知水平,以達到學好英語的目的。當然,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也不是越多越好。換言之,英語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適當與得體,在與有聲語言有機結合的基礎上,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化,逐步培養小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曉紅.肢體語言:讓小學低年級英語課堂更精彩[J].治學之法,2012(3):135.
[2]張慧君.論如何運用肢體語言優化小學英語教學[J].英語廣場,2013(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