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依露
【摘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國際化等發展模式已成為我國高職教育的必由之路,英語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全社會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專業化、多元化的要求,學生學習英語也具有極強的目的性和實用性。然而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一直把英語看做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學生所學的內容基本上與專業無關。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如何改進高職英語教學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論文通過介紹ESP理論和對當前高職英語現狀的分析,探討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及遇到的問題和反思。
【關鍵詞】ESP理論 高職英語 教學改革
一、ESP理論概述
ESP教學(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是專門用途英語的簡稱,ESP(專門用途英語)是根據某一特定專業設計的相關英語課程,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也是一種外語教學途徑,是一種英語與專業結合的教學方式,符合高職英語“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其方向是培養能夠在特定的職業范圍使用英語的專門人才。而我國高職的英語教學從總體培養目標來講就是要培養學生在特定職業范圍內運用這門語言的能力,由此可見專門用途英語與高職外語教育事業的目標是吻合的,都是要培養專業領域內使用英語的人才。ESP理論具有教學內容專業化、學用結合等特點,是以學習者的需求為基礎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教學方針,對指導高職英語教學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對更好地推進當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有重大的意義。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反思
1.英語教師缺乏專業知識。高職英語教師隊伍的職業背景一般都是從學校到學校,一直在學校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職業背景非常單一,只有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缺少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朝著與專業融合的方向發展道路的阻礙。因此要探索出一條英語教師專業基本知識培訓的路子,建立英語教師培訓和培養機制,深入校企合作,建立起“雙師型”的高職英語教師高級水平的專門用途師資隊伍。
2.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高職院校學生來源一般為高考或中職升高職的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由于英語基礎差,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一般比較消極,也就造成其英語成績越來越差。亟需要尋找出一種既能提高學生基本英語基礎水平,又能提高學生英語使用性,提高學習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3.英語考核方式不夠全面。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對英語的考核方式還是以筆試為主,以通過英語等級考試為目標,缺乏專業針對性,不利于學生個性發展,也違背了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考核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不應只注重考試結果,還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因而亟需建立完整的英語學習評估體系。而改變社會、學校、學生、教師對英語考核方式的傳統模式,也是一個解決的難點之一。
4.高職缺少專業英語教材。目前很多出版社出版的專業英語教材都是以本科或以上應用為主,在知識點和專業上偏難,不適合高職高專“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而編寫有自己教材的院校,只是難度相對本科稍微低一點,但是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實際去編寫。高職院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編寫適合自己情況的校本教材,以加強專業針對性,貼近學生實際需要。
三、運用ESP理論擺脫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困境的對策
1.轉變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信念。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課程體系中的英語教學理念還停在為考試而教學的層面。學校只注重學生的英語過級率,學生把學習的中心放在過級考試上。教學的教學內容還是通用英語范疇,教學中沒有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首先,學校和教師要先轉變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本專業知識,實現ESP和基礎英語的有機有序結合,加強學生英語學習信念的培養,使學生在高職階段繼續加深和增強已經掌握的語言技能,并且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應用英語的能力。真正實現高職英語“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2.注重培養高職“雙師型”師資隊伍。要真正將ESP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合格的師資隊伍對于ESP教學至關重要。而針對高職英語教師單一英語專業出身的特點,如果高職英語教師不繼續學習跨學科專業基礎知識,不積極參加企業培訓,了解我國高職英語的教學目標,ESP教學方法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最終也只能淪為空談。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業務能力(英語與教學),學習能力(目標情境)以及人際能力(與專業教師合作)。而當今逐漸深入的校企合作為教師的培訓以及獲取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3.開發ESP特色教材,加強ESP實踐教學。針對當前使用的高職英語教材存在的學生培養目標不具體、內容和形式同實際專業需要相脫節的問題,可見ESP教材體系建設及ESP理論研究落后于ESP教學需要。因此,ESP教材的開發應當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從高職學生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英語基礎,在教材語篇的組織上,把握好難度。建立英語與專業相融合的教材。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四、結束語
只有在校企合作機制下,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引入ESP教學,讓非英語專業學生盡早建立起專門用途英語的詞匯體系,掌握這些文體的語篇結構、語言特點和表達規律,使英語教學進一步落實“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要求,重點突出ESP教學,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拓寬文化知識,提高職業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國高職教育中提出的培養學生獲得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莉萍.專門用途英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