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連軍
摘 要: 高等職業教育正在建立全新的課程教學體系,來適應企業對技能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數學的教學也必然要尋找一條適應專業課和企業需求的課程教學體系,本文從五個方面論述了精細化的設計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可以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才的再創造,滿足企業對技術、技能、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精細化課堂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方法 技能型人才 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170-01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高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重視學生基本職業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國家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作為基礎課的高等數學就必須適應專業的需要,向專業靠近,為專業服務。這就要求高等數學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精細化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心對待每位學生
國家高職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既懂理論又懂技術的高技能人才,教師要精心的培養具有技術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學生將來要成為企業的工人,在生產一線發光發熱,老師要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轉換角色,在課上、課下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每一個學生選擇、關心每一個學生發展,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互學,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將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難以理解的知識在理論上進行刪減,達到專業和企業夠用為目的。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和專業需求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提前設計教學情景給予解決,這就要精細的了解每位學生,注重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精細化的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既要了解學生的需求還要讓學生了解專業課和企業的需求,把專業課和企業需求的高等數學知識形成脈絡串聯起來,重點講解。學生有目的的去學習,學習效果就會非常明顯。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要精細的考慮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老師盡量控制少講,讓學生積極活動,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高等數學課上要解決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引人入勝的問題設計非常重要,比如在講解極限的概念時,讓學生回答人類到目前為止百米的世界紀錄是多少?誰能解釋一下?通過100米比賽用的最短時間是9秒58來理解極限的概念,學生就很容易接受。這樣精細的設計問題,學生既普及了體育知識又理解了數學概念,一舉兩得。在高等數學知識講解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問題交流必不可少,這就要求教師精細化的設計教學過程,精細的考慮學生對所需知識的掌握程度,精細的考量專業和企業的需求。例如講解導數時,考慮學生在高中物理學過加速度知識,在導數教學中利用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來講解導數,學生會容易接受,“加速度就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導數就是“函數因變量相對于自變量變化快慢的程度”。這樣通過物理學知識學生對導數就很自然的理解了。教學環節的精細設計,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為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精心研究教學方法
精細化的教學方法能恰當、靈活、合理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如在進行“導數的應用”的教學中,《函數圖像的繪制》教學時采取項目教學法,通過先期學過的知識,把問題分成五個項目,讓一部分學生完成函數的定義域和奇偶性等項目,一部分學生完成函數單調性的項目,一部分學生完成函數凹凸性的項目,一部分學生完成漸近線的項目,每一組選出代表在黑板上完成自己的項目,最后一部分好學生把其他四個項目合在一起完成函數圖像的繪制,并到前面講解繪制過程,通過項目化分層教學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通過完成自己的項目,參考其他的項目,很快學會了本節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就更扎實了。精細化的考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解放高等數學教學的枯燥性,還能使學生產生共鳴,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精心上好每一節課
精細化的課堂教學要抓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細化每一節課的過程管理,精心備課,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前教師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研究。根據企業和專業課需要,構建“適度夠用”的高等數學知識。從而明確教學目標,創設學習氛圍。比如講解積分的計算公式時,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省略積分公式的理論推導過程,根據導數與積分之間互為逆變形的關系,讓學生自己利用導數公式對照總結積分公式,學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記憶。學生充分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中,不僅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加了學生學習高數的興趣,還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存在感。現在的高職學生對感官的知識興趣比較濃厚,課堂上利用課件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感官,增加對高等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給機械系學生講解《定積分的物理應用》知識過程中,如何計算堤壩受到的水的壓力這節課,先通過課件了解國家的三峽工程,在課前做好三峽船閘的動畫圖片,學生視覺和感官上都比較感興趣,水的壓力的知識和機械系學生的專業課也相關,學生的求知欲就會被三峽工程調動起來。提出問題,如何計算船閘受到的水的壓力?學生急于了解這方面知識,課堂教學效果就非常顯著。這樣既進行了國家榮譽感教育又學習了高數的基礎知識。
五、精心布置課后作業
高等數學課后作業的布置是所有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作業處理的精細化更是其中的點睛之筆。高職數學課后作業是學生消化、鞏固課堂所學高等數學知識的必要手段,是高職學生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實踐能力訓練的基本途徑,同時教師通過批改作業得到信息反饋,為更好的教學提供信息.精細的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就會端正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數學課后作業可以是多樣性的,作業既要與教學內容相關,又要體現專業課要求和企業需求的特點。如機械系《化工機器》“活塞式壓縮機的工作循環”消耗功的技術中需要“定積分的物理應用”知識,在系統講完本節知識后,課后布置學生分別求“活塞式壓縮機”吸入、壓縮、排出過程做的功,再求理論循環總功。這樣學生既了解了活塞式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又理解了高等數學在專業課中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精細的布置課后作業體現了基礎課為專業課和企業服務的宗旨,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正在建立全新的課程教學體系,來適應企業對技能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數學的教學也必然要尋找一條適應專業課和企業需求的課程教學體系,我認為以上精細化的課堂教學設計,可以適應這一需求。在長期教學中根據本人教學實際,精細化的設計高等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可以實現人才的再創造,達到企業要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務實高效,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