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花
摘 要: 初中教學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中最為關鍵的時段,教師與學校要為學生考慮的各項事宜,相比小學更為繁雜。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工作人員的正確引導和教學,如何能正確的做好德育方面工作便成為了當今社會中初中教學的主要課題,本文將從初中班主任的角度出發,討論初中學生德育工作的展開,使班主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德育工作效率,提出與初中學生交流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學生 德育工作 方法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210-01
前言
根據當前初中學生的教育情況來看,在初中階段,注重學生的德育工作是正確的決策,由于初中學生處在青春期,思想尚未完全定型,學校、教師與家長對他們的影響,與學生日后的性格、成績和發展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做好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有利于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利于學生社會責任的建立和加強心理承受能力,更利于塑造學生的身心健康。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下社會形勢逐漸開放,學生的思想工作已經越來越難進行,“聽話”的孩子越來越少,德育工作一度陷于尷尬狀態,師生之間距離難以拉近。
一、德育工作對初中學生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極高,當今世界各國家把本國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了戰略地位來對待,由于德育工作關乎著國家的下一代興衰,不能懈怠,我國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的大力發展,科技現代化教育也隨之推進,因此,對德育工作的質量要求也逐年在提高,學生的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德育教學培養的是下一代學生的重要精神文明支柱,也是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繼承人,因此德育教育也是我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位于初中教學大綱中的首位,只有德育思想教育跟上,學生的心里思想、學習狀態、日后發展才會穩步提升。德育教育提供了我黨的具體教學導向,具有著重要的地位,然而即便是如此,目前我國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仍然不盡人意,仍采用80年代的教學方法,但新時代學生無論是在心理還是行為上都已經與國際接軌,并且網絡的發達也促使了初中學生的心里思想活躍,獨立自主。
德育工作即道德教育工作,學生在校期間的參考對象大多是教學工作者,教學工作者的行為準則、道德底線,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準則。現行的傳統德育教育已經漸漸的不適應當今的教學目的的達成,因此我國改變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及教學理念勢在必行。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目前網絡的發展壯大不斷的影響著初中學生的思想理念,而在實際情況中,教師與學生所了解的網絡信息相差甚遠,教師不能體會學生之間議論的新鮮事物,學生也無法理解教師所做的工作緣由,便造成了代溝的產生,使教師在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緊張,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學生逆反心理嚴重,不能自我正確引導,使得很多學生的德育工作無法按照計劃完成,造成學生學習心態低下,心理素質下降等問題,因此,德育方面的工作重點仍需從教學工作者及方法入手,進一步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質量,確保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從而促進學生長遠發展,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
1.端正教師教學心態
對于初中的教學工作者來說,無論在校期間或私人時間,都應當將學生一視同仁,以家長的角度考慮并采取措施,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學生,要知道人無完人,家長一般情況下對待自己的孩子都是欣賞其優點,盡量包容其發生的不嚴重錯誤。教師工作的開展本就充滿了挑戰,對教學工作者的心態及做法都提出了嚴格的考驗,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暗示自己:我的這些學生都非常的聰明,只是因為我引導教育的工作沒做到位,我們要一起努力,再好的學生也是有缺點的。堅決不能放棄對學生的思想工作教育,更不能放棄德育工作的推進,教師明確對待學生的心態,德育工作的開展便相對容易許多。
2.了解學生課外狀態
學生的心里起伏大多來源于課外休息時間,學生的私下生活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教師及家長的幫助,也是教師需要注意觀察的重點,由于網絡的發達,走進學生心里的漸漸不是父母、朋友和教師,而是網友、游戲、小說等娛樂活動,因此,了解學生的課外生活狀態,對走進學生內心,完善德育工作起重要的輔助作用。
3.尊重學生因材施教
現今的學生都比較獨立自我,在某些時期時候,學生內心極為空虛,這時便需要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向學生表示理解。這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端正程度和對教學工作者的看法,只有學生擁有學習的欲望,一切德育工作才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可以根據班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與之溝通,成為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吃軟不吃硬,喜好講哥們義氣,據此情況教師工作的開展可以靈活多變,在不影響大框的情況下,可以與學生進行多方位接觸,進而達成德育工作滲透的目的。
結論
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缺失已經導致了當今初中學生素質低下、自私自利之心嚴重、待人接物無誠信可言等問題,只有初中班主任在學生形成這些習慣之前進行正確的引導,將善良正直的思想、博愛平等的做法傳遞下去,從根本上走進學生的內心,才能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學會自我檢討和自我教育。
參考文獻
[1]呼君艷.班主任德育——用愛心喚醒沉睡的心靈[J]. 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 2010,14(04):124-125.
[2]劉靜.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之我見[J].中學課程資源.2007,11(10):153-154.
[3]王慧.架起心靈的橋梁——談初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技巧[J]. 好家長. 2016,03(0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