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根
摘 要: 在高中教育課程中,數學是廣大學生感到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之一。數學在高中課程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是提升學生運算能力和抽象思維的重要課程。最近幾年,高中數學課程改革進程不斷發展,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中學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積極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243-01
隨著教學改革地不斷推進,對各個學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來促進學生全面的進步和發展。數學是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數學對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并不是很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大,學習積極性不高。由于教學方法失當,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感覺在讀天書,缺乏自主學習動力,學生綜合素質難以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積極構建有效性的高中課堂,切實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積極構建有效性高中數學課堂的重要意義分析
首先,積極構建有效性高中數學課堂有利于縮短教學時間。學生學習效率提升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從而保證學生花費較少的時間來獲得較多的知識。而且在有效性課堂構建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質量的最優化;其次,積極構建有效性高中數學課堂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通過積極構建有效性的教學課堂,能夠大幅度的縮短學生解題的時間,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準確性。有效性的課堂增加了教學的活動性和生動性,學生在合適的教學情境中學習,不會感到厭煩,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環境中,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積極構建有效性高中數學課堂的對策分析
1.創設教學情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為學生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來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解決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多種數學問題,從而讓學生逐漸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進行《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建如下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了什么叫做空間幾何體,(在我們周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體,它們都占據著空間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只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而不考慮其他因素,那么由這些物體抽象出來的空間圖形就叫做空間幾何體。)然后通過多媒體演示,給出學生幾個幾何體圖形,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提出如下問題:1、這些圖片中的物體具有怎樣的形狀?2、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這些物體的形狀叫做什么?如何描述它們的形狀? 3、組成這些幾何體的每個面有什么特點?4、面與面之間有什么關系?然后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教師通過對一個長方體模型演示,與學生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讓學生了解到組成幾何體的每個面可能都是平面圖形,也可能不全是平面圖形。我們把由一個平面圖形繞它所在平面內的一條定直線旋轉所形成的封閉幾何體叫做旋轉體,這條定直線叫做旋轉體的軸。通過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容易對空間幾何體概念進行理解。
2.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師生互動是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的重要措施和方法。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數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數學內容生活化、形象化,保證學生和教師在雙向互動中獲取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數學教學才是有效的,才是高質量的。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互動問題:判斷一個數列是等比有哪幾種方法?這幾種方法的側重點在哪里?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后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這些疑問。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對等比數列的證明進行深度挖掘,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進而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惑,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不斷優化教學評價方式
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過程中,要改變過去以成績定優秀的觀念,要將學生的聽課態度、學習能力和作業質量作為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注重對學生進行全面和多樣的評價。具體說來,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關愛意識,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批評教育為輔,要看到學生日常優異的表現,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耐心解決,和學生進行充分交流,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進,通過教師合理的鼓勵和關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升,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最終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會寧,楊春花. 課堂教學“小專題”研究的實踐與思考[J]. 寧夏教育科研. 2006(04).
[2]金萬蘋.讓物理因課堂教學而精彩——探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藝術[J]. 教育革新. 2013(01).
[3]陳文香.學生能走多遠 教師就走多遠——從有效教學設計看高效課堂教學[J]. 教育革新. 2012(11).
[4]饒宗族.教學設計是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J].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