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登偉
摘 要:科學探究是物理學科課程重要的構成內容,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實驗探究的手段,獲取物理知識,發展物理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益于培育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意識,增強其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初中物理基本素養。
關鍵詞:物理實驗;學習興趣;探究能力
現代初中物理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物理科學素養,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引導學生以實驗為手段,全面落實物理學科課程目標,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培育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一、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在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和捕捉物理現象中的問題,將這些物理現象與自身的生活實際體驗相聯系,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激發探究興趣??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式:
1.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演示實驗,激發物理興趣
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在物理實驗探究教學中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突破時空的阻隔,引發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興趣,并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強化,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物理實驗中來。
例如:在探究“物體物質狀態的變化對其質量的影響”時,要展示固態的冰融化為液態的水,而其天平顯示的質量平衡的實驗現象,教師就可以截取事先錄制的多媒體錄像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這一變化過程比較緩慢,如果采用現場呈現的方式,則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喪失探究興趣。
2.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引發物理學習興趣
將初中物理知識融入生活常見場景中,就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物理杠桿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讓學生自己運用羊角錘、老虎鉗、螺絲刀,拔取圖釘,學生在自己動手進行生活實踐的操作中,不禁發出疑問:“為什么使用這些工具可以較快地拔出圖釘?工具使用的過程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在學生感到疑惑的同時,則可以引入物理杠桿教學內容。
3.自制趣味實驗,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生對于趣味性強的實驗易受吸引,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實驗過程,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例如: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學內容時,可以自制彈簧車實驗進行演示。如右圖所示:
在這個彈簧車演示自制實驗中,燒斷彈簧中間的細線,則顯示出彈簧在推動小木塊時,車也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揭示出物理知識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二、利用物理探究實驗,激發學生的內心需求
1.運用設計對比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需求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運用對比性的實驗現象,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需求。例如: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內容時,可以設計對比實驗:實驗一,將雞蛋沉入清水,加鹽直至雞蛋浮到水面之上;實驗二,將彈簧秤掛住石塊,并沉入水中,觀察彈簧秤的記數。在這兩個對比實驗中,可以引發思考,為什么雞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加入鹽后會上???為什么彈簧秤的記數會減?。侩u蛋和石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如何?等。
2.創設具有懸念的問題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需求
教師創設具有懸念的問題探究情境,以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中,可以采用學生熟悉的易拉罐材料,將其加熱,并移開酒精燈,再用橡皮泥材料封堵罐口,可以感受到壓強的存在。同時,將這個簡易實驗轉換為兩個大小不同的試管,將水灌入大試管之中,再將小試管置入大試管中,如下圖所示,可以明顯地發現:在將兩個試管的口倒置時,小試管不會下掉,而是會緩慢地向上移動。
■
三、采用不同的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1.變革直觀性、可見度較差的演示實驗儀器,提高演示實驗的效果
在一些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中,由于其可見度、直觀性較差,因而,可以進行適當的改進和變革。例如:在演示實驗“彈簧的彈性限度之內其伸長量與承受的拉力成正比”中,彈簧刻度的尺寸有限,可見度不高,因而,可以對其進行變化,采用大面積的白紙,并用粗刻度線替代刻度尺,從而提升其可見度,提高演示實驗的效果。
2.改進已有的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物理實驗中,對于證實大氣壓強的存在演示,通常采用水杯倒置而紙張不掉落的方式,這種實驗方式會使學生產生誤解,認為紙張被水粘住了,不能達到較直觀的實驗效果。如右圖所示:可以對演示實驗進行變換,將水杯更換成漏斗,在漏斗的末端套上橡膠管,并且用夾子夾住,將演示實驗變換為:紙張不掉落之后,松開夾子,紙張和水均呈下落狀態。這樣,就可以證實紙張并沒有因水而吸附,而是由于大氣壓強的存在而不掉的,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3.開展分組實驗中的合作探究,提升創新能力
在小組合作式的實驗探究活動下,要使學生成為實驗的主角,合理地劃分合作小組,并進行組內實驗任務的分配,教師要在指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論證,在收集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假設和分析,并將實驗數據與舊有的知識相聯系,從而得出科學的解釋。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要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切入點,注重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思考和探究,在實驗教學中成為實驗的主角,并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驗過程中,增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論證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繼松.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發展和創新[D].四川師范大學,2011.
[2]薄洪晶.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許力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實踐研究[D].延邊大學,2014.
[4]李紅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