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鳳春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除了解決以上的教學現狀外,還要求教師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重視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探究和尋找提高物理有效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
新課程改革在我縣開展得如火如荼,我校被列為第一批課程改革實驗校,物理學科的有效教學成為學校物理教研組議論和探索的焦點。我作為一名城鄉結合部初中學校的物理教師,要實現物理學科的有效教學,就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現狀和新課標要求,利用好學校周邊的各種資源,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認真實施城鄉結合部初中學校物理的有效教學。
一、城鄉結合部初中學校物理教學面臨的現狀
我們知道,物理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而且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最密切。初中物理教學是整個物理學科教學的起點,是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礎。
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認為初中物理是小學科,在我省中考中分值僅為70分,這就使得物理學科始終以“小科”的身份居于初中教學中。雖然我經常在學生和家長面前強調“學習物理很重要”,他們也知道初中物理學習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高中物理的學習。可是,由于初中物理升學考試時分值較低,相對于一些學生心目中的“大學科”而言,并沒有得到重視。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絕大多數知識都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完成,大家都知道,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而且我校的物理實驗室裝備符合國家標準,實驗器材應有盡有,但是,老師們圖省事,使原本應該通過實驗完成的教學得不到正常開展,學生只能枯燥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因此,我校物理學科的教學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對物理產生恐懼,這也就決定了物理學科在學生心中的地位,使我校物理學科有效教學的道路困境重重。
二、城鄉結合部初中學校物理有效教學的新途徑
針對我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源,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除了解決以上的教學現狀外,還要求教師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重視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探究和尋找提高我校物理有效教學的新途徑。
1.通過實驗或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象引出課題,讓學生明確每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例如,我們在講“大氣壓強”這節課之前,先完成一個實驗:師生共同向蓋子緊蓋,并且已經加過熱的薄鐵皮桶上澆冷水,這時候我們發現,原先形狀規則的鐵皮桶卻發出陣陣響聲后變扁了。實驗既有聲又有形,這樣就很自然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本節課要學的內容學生自然也就明確了。又如,我們在學習“熱機”一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水沸騰時壺蓋常常被頂起”引入本課的教學。
2.在物理課上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
我們知道,一堂課的氛圍是最先被老師和學生感受到的無形的課程資源,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輕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如果擺脫了在老師威嚴下學習壓力,就會對提升課堂效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從交往的角度看,我認為:教學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老師和學生都是這一過程的主體,他們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可是,在現實教學中卻由于地位、傳統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所以,要想實現物理學科的有效教學,應該先從根本上改變那種“教師絕對權威”的認識,使老師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教師要在學習方面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關心和幫助,尊重班級的每位學生,加深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同時,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應該更多考慮學生參與發現、體驗感悟的過程。
3.教師要充分調動物理課堂教學中一切可以調動的情感因素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校里面的學習,并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外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碰撞。”教師上課的時候必須擁有很好的主導情緒和狀態。如果我們的教師忽視了自身情感投入,課堂上缺乏激情,主導的情緒和狀態低落,語言表現貧乏無力,不能充分把握物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知識和教學內容顯得枯燥和表面化,教學內容中的原有底蘊和內涵得不到充分展現。所以,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主導情緒應該是愉快的,能夠讓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的。
4.物理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靈感并開展有效探究活動
幾年來,課程改革一直提倡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我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教師和學生一定會在一些問題的結果上產生分歧,一個善于把握課堂的教師,也一定會將這些分歧轉化成有效的教學資源,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掌握的新東西,會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會使學生對新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提出了問題,我們的老師更應該好好加以利用。因為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參考文獻:
朱素云.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