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學生增長知識、充實自己的責任,更承擔著重要的育人功能。針對思想政治課在許多學生中重視程度不夠的現實,特提出打造思想政治“大眾化”課堂的思考,以期引起高中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的認可和重視,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助力,為實現祖國的美好明天奠基。
關鍵詞:政治課;大眾化;高效課堂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才資源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對人才需求的激增與人才的供給有限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成為棘手的問題。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信息泛濫、誘惑多樣、人心浮躁、價值多元……由此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令人驚悚。筆者認為,作為一線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就如何打造高中政治“大眾化”課堂提出幾點自己的感悟與思考,不僅有利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對于培養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關愛學生,打造溫暖的課堂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必須在關愛學生的基礎上,把握高中生的特征,用心打造溫暖課堂。
1.把握學生的群體性特征
高中生年齡大多在15~18歲之間,這個群體在此之前已經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在知識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其特點:在知識方面,求知欲旺盛,特別是處于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信息化時代,往往會受到外界各種事物表象的迷惑,還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進而會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對各種問題的看法。比如,有的學生抵不住網絡、手機的誘惑,經常逃課出去上網;只圖眼前的一時之快,沒有看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心理方面,思維敏銳,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逆反心理較強;在活動中往往比較草率,不計后果。為了兄弟情義,兩肋插刀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要求別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甚至希望別人“服從”自己的意愿。
2.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現在的高中生所面臨的環境與社會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家庭模式也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離異家庭、重組家庭、異地家庭(即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等,這些都給學生的身心成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所帶班級中幾乎每個班中都有四五個來自離異家庭的孩子,留守兒童也占了很大比重。有個男孩從五歲起,就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自己煮飯、自己洗衣服,從小就離開了父母的懷抱,承受了這個年齡的孩子所從未承受過的壓力、責任。成長環境的差異使高中生個性化差異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活潑與內斂。在和諧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一般比較活潑,為人友善,而出自問題家庭的孩子一般比較內斂,不善言談。(2)渴望學習與厭倦學習。父母經常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或者父母與孩子經常合作學習的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欲望一般比較強烈,而且知道學習對于自己的重要性;反之,如果父母整天渾渾噩噩或是因忙于應酬而不能陪伴孩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厭學情緒,而且這種情緒會在同學中間蔓延,影響班風甚至校風。高中階段的教育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考上理想的大學, 但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讓我們的每個學生成長成才是每個一線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提升自我,打造給力的課堂
1.身正為師,提高自身教學技能
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線教師,每天要面對的是一張張活潑可愛的面孔,必須要為人師表,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經常聽課,加強與經驗豐富教師之間的交流。聽課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遇到不懂或是不太容易講授的知識,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2)研究教學方法,力求理論通俗化、大眾化。晦澀難懂的知識往往令人敬而遠之。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自身教學能力與教學效果的提高。(3)關注時事政治,廣泛涉獵相關知識。思想政治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思想動態,也關注國內外的時事政治,是一門面向現實、面向未來的學科知識。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活生生的事例去說明理論的正確性,用相關學科知識去驗證理論的科學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自身綜合素質。
2.學高為范,提高教材解讀技巧
理論往往是枯燥的,而對于理論的有效解讀往往能使枯燥、干癟、抽象的理論煥發出熠熠光輝。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使自己對于政治理論的教學變得通俗易懂;而具體化、形象化的闡述是比較有效的方式。比如,關于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體分為簡單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四個階段,我在講述過程中,在黑板上畫圖說明: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生產出的商品種類和數量繁多,商品交換的圈子很大,物物交換就會變得很困難,這個時候,聰明的人們就在商品交換圈子的中心找到了一個點,這個點到每一個商品的距離差不多,這時候,一般等價物就產生了;而歷史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東西很多,只有當貴金屬金銀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在中心這個位置上、固定充當了一般等價物的時候,貨幣產生了。所以,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而貨幣天然是金銀。又如,關于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互補商品與替代商品,結合and(且) 與or (或)的關系闡述;關于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用植物園中的大樹(樹干、樹枝、樹葉)與花花草草加以闡述。用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語言去表達深奧的政治理論,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也有助于事半功倍。
三、教學相長,打造高效的課堂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不僅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而且也是教育主客體之間雙向情感交流與互動的過程。所謂情感互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內心情感體驗,是通過語言、動作以及行動的傳遞而達到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相互激發的過程。
但是,針對高中生的特點,教師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很多方面都不夠成熟,大多沒有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也不夠理性。當然,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與可塑性,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加以正確引導。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能力與經驗的不足,而且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因此,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90.
[2]韋冬雪.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具體規律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08(23):48.
作者簡介:馬振華,女,山東濱州人,1984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