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課程的改革成為重要的內容,田徑課程作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重要主干課程,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有待于進一步改革。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及實地考察法對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程的開設現狀及問題進行了思考,以此促進田徑課程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田徑課程;川東北;現狀
田徑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重要的主干課程之一,其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身體素質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在當前高校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克服或盡量避免在過去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以此促進體育教育學生身體素質及各綜合能力的提高,成為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以下將對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程開展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思路進一步梳理,以此寄望能促進高校田徑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一、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程開展現狀
1、任課教師的現狀
隨機調研了兩所高校的田徑課任課教師數量和性別,調研發現,兩所高校專業性田徑教師僅有12名。其中男性教師有8名、女教師為4名,男性教師占多數,性別分布不合理。田徑任課教師教學積極性方面,據了解這些高校田徑教師的學習進修機會少,領導對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問題的不重視,學校場地器材條件差嚴重影響了田徑教師的教學熱情。高校田徑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有較好的示范能力,動作準確、優美,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投入到田徑學習中去。現代大學生對田徑的學習己不滿足于單純技術動作學習,他們渴望通過系統的田徑課程了解更多專業知識,掌握“健與美”的運動技能,發展自身運動能力,這也對田徑教學和田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田徑課程開展現狀
隨著在田徑領域的不斷發展,各大高校也在積極響應,大力發展并推廣田徑。川東北這幾年間在田徑課的開展上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最突出這一點的是田徑各個層次上相關課程的設置,如普修、專選等。這種轉型帶來的不止是田徑專項老師在課堂教學、賽事訓練上的進步,同時也是對田徑這一項目的巨大推動。但是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了相關不足,如相關高校缺乏一些田徑教學中的專門器械、專門設施及場館,同時現有的器材及場地缺少一定的維護等,這些不足已經影響到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程的開展。
3、學校對與之相關的支持
調研發現,這幾所高校每年或隔年召開校級的田徑運動會,同時也組織學校代表隊參加省級的相關比賽。這種田徑運動會的參與能夠帶動田徑項目及田徑課程的開展,在調查中也發現,學校相關的體育院系由于與田徑課程相關的教學文件制定,教學內容安排,以及教學設施的安排,但是進一步研究發現,學校沒有專門對該課程進一步深入要求以及與之相關的配套經費、設備更新等沒有跟進,相關部門僅對運動會成績、名次較為重視,而相關的投入及進一步的政策未跟進。
二、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1、田徑課程男女比例失調
由于女生的積極性不高以及傳統思想中田徑課程辛苦、課程強度大等思想影響,導致了課程選擇上,性別比例差異性較大。女生少于男生的問題,也凸顯了學生對田徑課程的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個體特定的事物、活動的對象,產生積極的帶有傾向性選擇性態度和情緒。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所以學生會對感興趣的事物或活動全身心長時間地投入,還有女生們認為田徑是男生們的運動大多不愿意參加或排斥,造成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是沒有很好的認識田徑的特點。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提高學生們的興趣。一年一度舉辦一些大型的田徑比賽,大力推廣田徑,介紹開展田徑的價值列如:學習田徑有益于增強體質、有益于心理健康、有益于審美情趣、有益于自信心的提高、有益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2、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
有不少學生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上課不夠認真,敷衍了事。他們的意識里總感覺自己的身體挺不錯的,沒必要浪費時間去進行田徑課程學習,甚至還認為田徑課程是一門很累沒有發展的課程。這些消極的思想就嚴重影響力學生進行田徑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是導致當前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高校田徑開展的基礎,是決定田徑開展好壞的重要因素。經調查大多數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是很樂觀,這樣就對田徑開展有一定的影響。大部分學生不能長時間的堅持田徑相關內容,身體不能承受相應的運動負荷,大部分學生的運動系統、循環系統、不能滿足大量的體育鍛煉的要求。這對在田徑教學與訓練帶來了不利的身體素質條件。要改善這些不利條件就要從學生開始,培養學生的良好長期鍛煉的意志力和科學的鍛煉方法。
3、場館設施的缺失
田徑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對場地設施有一定的要求,體育教學開設田徑課,需要有完善的訓練場地或者是標準的田徑房、跑跳投相關設備、軟墊子、把桿等上課所需的設備和器材。田徑運動對體育場館、器材等設施的依賴性很大。學校場地設施和器材的數量、質量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校對田徑的重視程度。根據田徑運動的本身特點,如果沒有齊全的場地設施是不利于田徑課的開展。要解決以上問題就要從學校重視程度開始。投入一定資金來改善田徑運動所需的場地器材的現狀,以保證學校在開展田徑課所需的場地器材。
4、學校領導和家長重視不夠
由于田徑在高校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導致學生對田徑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這也間接的影響到了學生對田徑的認知,缺乏對田徑全面、深入的理解。在對體育教學的選擇上一些學校還是堅持比較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沒有想改變的動機。既然學校能把籃球、排球、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納入體育教學當中,為什么不能把田徑也納入常規體育教學當中去。田徑納入常規體育教學當中鍛煉的不僅是學生的身體素質、耐力、毅力等方面;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審美情趣、自信心、柔韌、協調、氣質等綜合素質的提高。體育教學中田徑項目要健康、快速地發展。首先,學校領導要重視田徑這一新興的運動,家長方面學校要積極做好思想工作,生命在于運動適當運動是對孩子身體健康、團隊精神、形成良好的終身運動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
5、學生對學習田徑的目的不明確
開展田徑選項課的目的是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增強體質。但經調查得知,參加田徑選項課程的大學生都是以取得學分為首要目的,同時其目的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參加田徑選項課目的分別有提高體育成績、為了修滿學分、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增強體質、減肥健美、放松娛樂等目的。在選擇運動項目上大多愿意選擇籃球、足球等對抗性比較大的項目(只針對男生)他們認為那樣才能塑造出他們的力與美,田徑運動不能很好的塑造他們力與美,所以不愿意選擇這類課程。因此加強學生對田徑的了解是有必要的?,F在的男女學生都是“愛美”的,針對這一點可以從學習田徑能夠塑造形體美和增進健康美兩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明確學習目的。
三、小結
川東北高校田徑課的開展情況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存在的一些問題。學生學習田徑的興趣不高、目的不明確,田徑課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全,這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田徑積極性。所以筆者認為要改善這一現狀,從而促進田徑課在高校的良性發展。首先要加強學生對田徑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田徑的益處,領略到田徑魅力,這個可以在校內定期舉行田徑的比賽等方面來提高。其次是解決田徑課教學設施的問題,在教學設施上要逐漸的配備齊全,以此促進其相關硬件完善。田徑運動作為一種時尚的體育文化,在培養和完善學生的人格素質,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意志品質、團隊精神、紀律觀念、競爭意識、自信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所以在當前教學改革的發展中應重視田徑課程的發展。
資助項目:四川文理學院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5GJ014Y)
【作者簡介】
楊明(1987—),女,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