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俊
摘 要:當前,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切實有效地培養班級中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學習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地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目標。語文教師在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個體的語文素養。為此,對于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導入;審美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讓多媒體教學技術逐漸走入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聲音、動畫、視頻等全部融合在一起,以此不斷激發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獨特的教學優勢受到越來越多語文教師和初中生的喜愛。多媒體技術逐漸轉變成為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最不可以缺少的教學輔助工具,進一步地提高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為此,筆者在下文中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進行淺談。
一、語文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開端是具有重要教學意義的。教師需要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前,為班級中的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教學導入環節,此舉不僅可以充分調動班級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進一步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接下來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在這方面,教師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其教學效果非常明顯。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前幾天我聽到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它給我帶來了快樂。今天,我把這首歌曲帶來,讓大家共同來分享分享我的快樂。”緊接著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MTV作品《國王的新衣》這首歌。“同學們,你們欣賞完這首有趣的歌曲,知道它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嗎?”教師通過在開課前播放歌曲并設置疑問的形式,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教師可以將語文教材中一些無法運語言來描素的內容轉變為形象生動的動畫或音頻,為班級中的學生創設與之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可以獲得十分直觀、形象的學習體驗,進一步引領學生可以靜下心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班級中的學生可以對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通過班級中學生的認真分析和語文教師的細致教學指導,學生充分了解到文中上至至高無上的皇帝下至老百姓,都是十分虛偽、自欺欺人的,社會是一個腐朽的社會。這篇童話不僅諷刺了這些人的虛偽和自欺欺人,同時也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
二、語文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不斷提高學生個體的審美意識
當前,與過去傳統的語文教材內容相比,新課程教學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材,不論是教材中的具體文學深度上,還是在思想教育力度上,其內在的進步都是十分顯著的。在思想教育力度方面,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初中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培養;在教學內容的文學深度方面,初中語文新教材也同樣更加重視對于一些優美語言的運用,還增添了許多寓意比較深刻、風格文藝的教學內容,切實有效地擴寬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一個不斷陶冶自身文學情操的過程,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個體的審美能力,進一步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豐富自身的文學儲備量。但是,在實踐課題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經常會以自我為教學的中心,嚴重地忽略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停地進行語文知識講解,即使多么優美的文章,學生無法體驗到原有的文學美感和深刻的寓意,只會覺得十分厭煩、無聊。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就在于語文教師并沒有注重學生的切身體驗。通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將教材中一切靜止的內容,全部轉變為生動的畫面,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切實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是具有十分顯著的教學成效的。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全面剖析語文教材內容后,再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有效地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一步推動初中學生群體素質教育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郭興惠.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全面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8):74-75.
[2]朱國偉.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4(6):12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