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摘 要:實現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簡約化,教師不僅需要提升專業素養,而且要在課堂教學中,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方法、教學語言、作業設計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簡約策略,逐漸形成獨特風格的簡約課堂文化。
關鍵詞:語文教學;簡約;課堂文化
“簡潔是智慧的靈魂?!保ㄉ勘葋啠┬W語文亟待擺脫繁冗、復雜而回歸簡潔、自然,實現簡約。語文課堂教學的“簡約”,就是提煉教學主線,抓重點、刪繁就簡,以約馭博,深入淺出。
一、簡約的語文教學,即直奔語言文字的學習運用和文化傳承的教學
1.堅守語文正道。2014年4月中旬,首屆全國“正道語文”高端論壇學術研討會在成都市雙流中學隆重舉行。85歲高齡的錢夢龍先生大聲呼吁“語文教學要走正道”。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倪文錦老師在題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語文教育觀》的報告中強調日常的交際、表情達意的需要,才是語文學習的本質和根本任務。語文教師不可脫離這一根基。因病未能出席會議的語文教育家于漪老師還為大會發去長達7頁的報告,叮囑廣大語文教師:一要“堅守”,堅守心靈的純凈,堅守教育的尊嚴,引領學生進入語文寶庫,長知識、長能力、長智慧,汲取中華優秀文化與人類進步文化的滋養,健康成長。二要“敬畏”,既要敬畏語文教學規律,又要敬畏自己的學生。
2.追求語文味道?!罢Z文味就是語文的本色。以字詞句篇為基礎,以熏陶涵養為目的,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養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葉圣陶)“一堂好的語文課,首先得有語文味……具體來說,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王崧舟《好課三味》)。
3.簡化語文教學。《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胺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張慶先生在新課標中對語文課程改革提出語文教學“倡簡、務本、求實、有度”。他說:“簡簡單單地上語文,應當具備這樣幾個特征:頭緒簡化,目標單純;多一些‘語文,少一些‘關于語文的東西;課堂情境相對穩定,而不是像走馬燈那樣頻頻轉換;作業當堂完成,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崔巒說: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我們欣賞并提倡 “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 的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所以,要把語文課上得簡單,就是落實聽說讀寫基本功的訓練,就是識字、讀書,就是朗讀、背誦,就是教學生寫好作文,運用好語言文字,傳承好文化。
4.實施有效教學。最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莫過于讓學生成為主人,在語文天地盡情馳騁。以生本理念為指導,在課前先學,完成前置作業:初步學習,收集資料,小研究、小實驗等力所能及的內容。在課中創造輕松和諧的氣氛,師生、生生、個群之間同探究—共分享—互欣賞—齊進步;尊重語文的開放性,語文課堂是活的、隨機生成的。
二、實現語文教學簡約化,教師得有專業準備
1.讀懂課堂,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探究,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現教學相長的過程。
2.讀懂課程,課程由傳統的學科本位向學生本位轉變、科學本位向科學與人文整合轉變、課程結構由分科向綜合性轉變、課程評價由重結果取向向重發展取向轉變等一系列理念的變革,教師要認識到在未來社會中,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獲取信息的方法比獲取信息更重要。
3.讀懂自己,反思自己的文化素養與專業素養是否勝任語文教學,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語文課是否是真正的語文課,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做一名有思想、有目標、不斷成長的語文教師。
4.讀懂發展,樹立終生學習理念,不斷學習,勇于實踐,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清醒地進行語文教學和研究,不斷完善成長歷程。
三、實現語文教學簡約化,有章可循
“簡約”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在:理念簡樸、目標簡明、內容簡要、環節簡化、方法簡捷、手段簡便、語言簡潔、作業簡練。
1.教學目標簡明——整合“三維目標”。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有目標意識,把握三個維度,依據課文的特點,在一節課內徹底解決一兩個切實需要解決的階段目標,擬定簡而明的“三維一體”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簡要——精選“核心知識”。語文教師緊密圍繞“聽、說、讀、寫”四個點,用教材教。學生已懂的不需教;學生能自己學懂的不必教;教了學生也不懂的暫不教。
3.教學環節簡化——設計“核心問題”。語文教學是師生雙向領略風光的體驗活動,要留給學生更多的讀書、思考時間,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理解到內化,最后學會表達運用,從而提高語文能力。
4.教學方法簡捷——突出“啟發討論”。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場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閱讀,學會寫作。
5.教學手段簡便——突出“聽說讀寫”。葉圣陶先生說:語文學習中“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基于語,不可偏指,故此而言之。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并重。誦習語文,練習作文,固為讀、寫之事,而茍忽于聽、說,不注意訓練,則讀寫之成效亦將減損”。
6.教學語言簡潔——重在“喚醒熏陶”。教師的語言具有調控課堂的魔力。當學生出現偏差時,教師要“引導”;當學生思維不清時,教師要“輔導”;當學生思路卡殼時,教師要“開導”。富有激情的精煉語言,像一串珍珠,會讓課堂流光溢彩。幽默詼諧的語言令人心情大好精神十足。此外,無聲也是一種教學語言,有時候課堂上使用恰到好處的無聲語言,往往勝過有聲語言的效果。教師的儀表也是一種教學語言,親和而高貴的儀表對學生有著震撼的教育力量。
7.設計作業簡練,圍繞提升學生能力的主要知識點設計作業,學生會的不再布置,學生需要鞏固的才布置,布置拓展類型的作業。
簡約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返璞歸真的自然文化,應該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展現教學智慧、發展學生生命的追求。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