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雯
摘要:高職院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現代的社會發展呼喚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只有通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并且保證學生的創新活動能夠有助于社會發展,有助于自身的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職學生;創新精神
一、高職院校學生創新精神的內涵
創新精神也稱創新意識,是個體的一種內在的創新欲望,在創新活動中表現為高度的熱情、足夠的自信心、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索的品質。創新是從思想上產生的意識,進而促發身體上的行動。創新精神對于當代的大學生而言相當重要,尤其對于高職高專這種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校來說,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創新精神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是高職學生要進行的培養要求,包括了文化素質,品德素質,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這些方面,創新精神就是受思想品德素質所影響的個人文化素質的最高層次。我國的大學生走上社會一般都是讀書成績好,動手能力差,不管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高專都是如此。這在本質上是創新精神的缺乏導致的,這樣的教育背景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影響的,走上社會之后不能很快適應工作。
二、高職院校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只有創新才能引領國家的發展,才能推動我國科技成果創新。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我國廣大的也是最急需的應用型人才,這樣的院校更需要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目前部分學生也已經意識到創新精神對自身的重要性了,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不足,很多學生并沒有在學校期間獲得創新精神的培養。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在關注社會的變化和發展,關注學習的方法。但是,如果缺少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培養,學生還是很難通過自己的自學培養出創新精神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的作用
高職院校的培養模式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這樣的模式培養的學生缺乏研究型的閱讀和分析能力,這在大學教育里是很普遍的現象。不僅僅是高職院校存在這樣的問題,就連研究型院校也存折這樣的問題。研究型的閱讀和分析能力,是學生能夠自己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自己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時半會能培養的出來的,要能獲得創新能力就必須具備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責任,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應用型人才,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也同樣擔負著國家和民族振興的重任。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運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僅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任務,也是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內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從學生的思想出發,將創新意識“植入”學生的大腦,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將封閉的、純粹的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轉化為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通過思想政治的教育的創新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過程。
目前,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無理想無信念,無組織無紀律的問題,他們的表現有的是拜金,有的是誠信意識缺失,社會責任感淡薄,或者是心理問題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幫助大學生樹立鑒定的理想和信念,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的三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可以幫助學生在創新意識的產生之初,不偏不倚,不會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和思想的影響。
另外,思政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的困擾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使學生能夠了解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使學生能夠自己轉變觀念,自覺的樹立起創新的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汲取創新的源泉,挖掘自身的潛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在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中的重要作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他們的綜合創造素質。真正的創造從來就意味著獻身——去吃別人吃不了的苦頭,去冒別人不敢冒的風險,去舍棄別人不愿舍棄的安逸,去承擔別人不敢承擔的責任。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精神的推動作用還表現在,接受了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其創新意識強,并且能夠堅持正確的方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方向,要深刻的意識到,我們所要培養的大學生是有助于社會發展的一類學生,而不是掌握了知識卻進行危害社會和國家活動的這類人。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同時也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