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燕瓊
【摘要】本文研究了產業集群背景下現代物流產業對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并結合北部灣物流業的人才需求現狀,以及相關人才培養方面遇到的問題,比照海內外高級物流人才管理的理念,來探求產業集群背景下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的對策,并構建其人才培養和管理模式。唯有實現產業集群框架內更優秀的人才培養及管理模式,方能帶動北部灣地區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整個北部灣物流產業體系在產業集群背景下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北部灣;產業集群;人才培養;高效管理
一、引言
物流產業集群指的是以物流企業為主導力量,集聚在相同區域范圍內為其它行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所有企業、機構群體的集合。物流行業的產業集群化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現象,也可看作是物流專業化分工與協作水平不斷提高的產物。對物流行業的發展前景有過戰略性思考的學者及同行業友人們,對北部灣這個地名一定不會陌生,更有甚者,談及產業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業,言必稱“北部灣”。北部灣(Beibu Gulf,舊稱東京灣),位于中國南海的西北部,是一個半封閉的海灣。
二、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在此略作剖析。
首先,傳統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已經跟不上新經濟環境下的發展需求。眾所周知,傳統意義上的的物流業是由倉儲行業轉型發展所致,故而對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較低,有些物流企業甚至只關注從業人員的體魄健康,是否愿意加班,從根本上缺乏現代公司管理機制對員工的約束理念。然隨著產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物流產業為核心力量的產業鏈環節逐漸豐益,加之第三方物流迅速崛起,第四方物流亦呈方興未艾之勢,凡此種種,無不對傳統的物流行業機制帶來沖擊,觸發了全行業內管理層人員的深度思考---人才選拔,管理機制的變革在此環境下顯得迫在眉睫!產業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業急需一支受過專業崗前培訓,由以體能為工作導向轉向以專業技能為工作導向的生力軍。
其次,物流業高素質人才的供求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當今國內許多高校,其中包括不少國家211工程的院校,紛紛在本科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旨在吸納和培養更多優秀的儲備人才。遺憾的是,很多大學所在的大中型城市,因為各種原因,就業形勢吃緊,人才招聘市場運作機制混亂,致使許多資質不錯,又受過良好專業訓練的物流預備人才在求職時未能得到正確的就業指導,也無從向對路子的崗位推薦自己,造成了企業找不到人才,人才找不到企業的兩難局面。因此筆者認為一個更深入,更體系化的人才招聘機制至關重要,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才能開展后續的人才培養工作。這個招聘機制包括合法勞務合同的擬定,崗前帶薪培訓,完善崗位權責制度等。
最后,筆者認為,鑒于北部灣有著如此得天獨厚的地理經濟戰略位置,那么培養物流人才的機構不妨就設在當地,最好能由當地政府扶持,配合相應宣傳,在廣西境內臨近北部灣地區自行開設儲備新型區域性物流人才的高職高專。參考西方發達國家藍領工人的收入水準,就不難得知,這一舉措不僅對物流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大有裨益,同時也為緩解就業壓力,提供就業新方向帶來福音。
三、產業集群背景下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的對策
放眼當下,北部灣地區正遭遇產業集群發展的轉型期,換言之,物流業正在登上整個區域經濟產業集群中的主導地位。反過來,產業集群也帶動了北部灣地區物流產業的調整,使得物流產業急需一批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1)匯集三方力量共同培養應用型人才
產業集群背景下需要培養的,乃是應用型物流人才。將高等院校、物流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地方政府等結合在一起進行人才培養,各方力量互補,不僅可以使儲備人才得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培訓,還可邀請行業內的資深人員開設講座,現場答疑,從而能夠盡快步入實操,節省教育培訓成本?!?/p>
(2)重視英語的培訓 和國際化物流體制接軌
北部灣的戰略地位可謂有目共睹,在不久的將來,北部灣將不僅僅是中國的北部灣,物流產業集群下的北部灣,而理應是世界的北部灣。那么對于這個發展背景下的物流人才,則有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跟上國際化物流管理的標準,在全行業的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因此,除了必要的專業技能和理論基礎知識講習,英語的培訓工作也至關重要,其中包括口語培訓和國際物流行業專用工作術語的培訓。
(3)構建適應產業集聚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的測評機制
物流人才測評體系是物流企業人才培養的指向標?,F代流產業的發展需要復合型的物流人才,因此需要注重物流才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要以這兩種能力為依據構
物流人才測評體系。另外,產業集聚背景下,北部灣地區物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具有層次性,不同層次對物流人才的需也不同,因此,物流人才測評體系構建過程中還需要針對不的人才分別進行規定。本文參照北部灣地區物流人才的培狀況,借助相關理淪研究成果,主要選擇物流人才的理論知、實踐能力以及道德水平三個方面來測評物流企業人才的綜合能力。
(4)為預備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實踐平臺
北部灣地區開設物流相關專業院校,不妨借助一些物流實踐教學設施去提升物流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通過構建一批實操基地,包括校內物流供貨與采購基地、物流銷售策劃、物流與貨運代理實踐基地、北部灣港口物流集裝箱配送管理實踐基地、物聯網信息技術實踐基地等,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物流理論在最短的周期內應用到模擬實踐中。此外,還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校企合作化發展,將學生派送到物流企業中去實踐與學習,使學生的物流專業實際操作能力真正得到提升。還可以通過物流沙盤模擬實驗室等實訓平臺,使學生在模擬仿真操作進程中,提升知識面和技能。
四、人才培養的后續工作展望
北部灣產業集群成熟于2006年前后,該經濟區域產業結構在總體上呈現出了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特征。具體表現在產業園區初具規模,空間式集群規模日益壯大,然其中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產業集群機構不合理,其間內部的無序競爭傾軋,港口功能定位尚不明確,區域管理權責不明晰,產業層次有待發展,高科技產業力量薄弱,工業結構性問題突出等。簡言之,整個北部灣產業集群結構略顯虛化,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筆者希望看到這些大環境下的問題逐步通過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完善和解決,從而為人才培養提供穩定堅實的先決條件。
結束語
本文對產業集群背景下物流企業人才需求與對策進行了研究,通過分析北部灣的戰略地位以及發展物流產業的優勢,探討北部灣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并進一步深人分析了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產業集群背景下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的新方法若干,為北部灣地區培養高素質的物流人才貢獻個人的一點淺見,誠懇希望與各位前輩同仁共襄北部灣物流繁榮前景之盛舉。
參考資料:
[1]唐國麗.產業集群背景下北部灣物流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J].物流技術,2014,23:20-21+27.
[2]周鵬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臨港產業整合研究[D].廣西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