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麗敏
【摘要】隨著學前教育領域研究的深入,早期閱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閱讀內容缺乏系統性,而且研究農村幼兒的早期閱讀更是少之又少,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認識存在偏差,師資相對薄弱,能力還相當缺乏。因而,有必要特別關注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大家的認知程度,努力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研究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實打牢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基礎,促進農村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 早期閱讀能力 培養方法
早期閱讀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部分,對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發展幼兒早期閱讀能力是我們幼兒教師在新時代的研究課題,在幼兒教育改革中應重視的問題。
一、早期閱讀在幼兒發展中的作用
專家研究指出早期閱讀在幼兒發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語言能力不僅僅是口頭語言,而且包括開展幼兒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早期閱讀活動中幼兒不僅要能傾聽、還要在傾聽的基礎上不斷欣賞、理解、表達;
其次,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由于早期閱讀的特點與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及其相似,因此,通過早期閱讀這一活動,對于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幼兒的智力包括概括力、理解力、判斷力、想象力,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可以大大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第四,促進幼兒情緒、社會性的發展。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幼兒良好情緒、親子關系、師生關系、自我意識、良好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形成。如教師發現幼兒不能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巧妙地提供與孩子所發生情境相似的相 關童書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讓幼兒通過閱讀中發現兩位主人公的不足而引申到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有助于幼兒形成自律的情緒控制。
二、培養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策略
1、努力創設豐富環境,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
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要從小開始培養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從幼兒喜歡的故事入手,讓幼兒猜猜好聽的故事是哪里來的,提高幼兒對圖書的認識,激發幼兒對文字符號的興趣。盡量為幼兒提供時間和機會,引導和鼓勵幼兒進行閱讀交流活動。如晨間活動、區域活動、游戲活動中的自由閱讀,利用餐前時間聽兒歌、故事、詩歌、歌曲等。把幼兒的日常生活與閱讀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在不知不覺間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初步的閱讀經驗,培養閱讀興趣。在幼兒有了初步的閱讀興趣以后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進行閱讀。可以采取教師講,幼兒聽,讓幼兒發揮聽的作用。
幼兒對故事或詩歌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指字教師讀,這樣可以同時發揮視聽兩方面的作用;以后逐步讓幼兒練習自己指自己讀。早期閱讀的興趣不是僅僅通過幾次專門的閱讀活動獲得的,每周的語言閱讀活動外,還要在在日常活動中定時和不定時的安排一些閱讀時間。如,晨間來園時,讓幼兒自由地與同伴相互欣賞各自從家里帶來的書,或是幼兒園的各種圖書;自由活動時間,也讓幼兒隨意地欣賞圖書、講述故事;午飯后,早吃完飯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書;下午離園以前,幼兒也可以自由閱讀圖書。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給幼兒輕松感,以保持興趣,鼓勵幼兒輕輕交流,將自己的內容介紹給大家;當幼兒想換書時,鼓勵孩子大膽選擇自己想看的書。
2、創設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
將閱讀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讓閱讀自然而然成為幼兒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例如開設小小圖書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孩子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提供不同層次的圖書供幼兒自由活動時自主選擇。圖書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課程內容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由幼兒自發進行閱讀。活動室的物品上、綠色角的植物種子貼有相應的名稱等等。通過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有趣味性的、含有較多閱讀信息的環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養成閱讀的習慣。
另外,圖書閱讀相對而言是安靜的活動,如果太吵,很容易有負面效應。為了讓幼兒自覺的形成安靜的閱讀氛圍,可以組織孩子參觀圖書閱覽室,感受閱覽室的氛圍,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閱讀氛圍。
3、豐富農村幼兒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魯迅先生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非常有限。”選入教材的文章畢竟是有限的,學生只有海量閱讀,厚積薄發,才能融會貫通,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關于閱讀,《朗讀手冊》中提出了兩個層次的公式: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在課外閱讀方面,可以采取的具體策略是:
(1)好書推薦,解決書源問題
幼兒在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樣閱讀的質量大打折扣。因此,我們有必要“干預”,進行好書推薦,指導學生選擇購買適合他們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童書,這樣既能保護和尊重他們的閱讀興趣,又不信馬由韁,放任自流,從而增強閱讀的實效性。發動學生推薦自己擁有的最喜歡的一本書,存放在班級圖書角,成為班級共用圖書,登記編號,設專人保管,互相借閱,達到資源共享,從而使家長花較少的錢讓子女看更多的書。
(2)開展各種讀書活動
語文學習的核心,語文教學的規律,那就是——“讀”。
堅持為學生朗讀童書(班級讀書會的一種)。“當我的學生們享受到別的孩子沒有享受到的幸福,當他們從一個個故事中獲得他們自己的快樂與憂傷,當他們學著我的樣子捧起書,沉醉地閱讀,我看見他們也長成了一棵棵小樹,碧綠的小樹。 ”這是邱鳳蓮老師的《大聲讀給孩子聽》書中的一段話。因為農村幼兒家里經濟條件的限制,教師推薦的優秀童書都買到也不現實,但怎樣讓他們和優秀童書不失之交臂呢?結合實際,我們語文教師可以堅持定時朗讀好的童書給學生聽,干凈、美麗、充滿童心的文字。
總之,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在農村地區工作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真心希望通過自己和身邊人的努力,能夠切實為農村幼兒身心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