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珍 陳春麗
【摘要】在醫學專業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對護理專業認證背景下新生班級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對于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根據我國醫學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制定合適的班級管理模式,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上發揮著極大作用。本文就護理專業認證背景下新生班級管理進行探討,以推動我國醫學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護理專業認證 新生 班級管理
在護理專業認證背景下,加強新生班級管理,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不斷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需要注重班級管理標準的不斷細化,才能更好的提升班級管理效用,最終促進護理專業學生未來良好發展。
一、合理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增強學生規范意識
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可知,護理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素養等,并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責任意識等,才能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從而有效維護自身、患者的權益。因此,合理制定新生班級管理制度,增強學生的規范意識,有利于調節班級內部各個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對于促進護理專業學生未來良好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實踐過程中,新生班級的形成,是護理專業教學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需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班級管理的自覺性,并制定一套可行的班級管理條例,才能在明確班級成員、干部等的職責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每個班級成員的作用。同時,嚴格執行獎懲機制,合理約束學生的行為,注重人文關懷理念的真正體現,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最終促進護理專業學生健康成長。
二、樹立良好學風與班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
在學生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護理專業的新生班級管理需要樹立良好學風與班風,并提高學生對自我完善的認識,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并促進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是新生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護理專業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的現代教學中,學生需要具備的良好品行有求實、勤奮、創新等,因此,合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真正達到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由此可見,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提升,護理專業認證背景下的新生班級管理,必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創新能力等,才能讓學生全面認識到學習各種知識的重要性,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構建良好溝通平臺,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各種知識中,他們需要學習如何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并了解患者的需求、想法等,才能更好的服務患者。因此,構建良好的溝通平臺,是新生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有著重要作用。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交流意識等,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從而滿足護理工作的相關要求。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的不斷推廣,護理專業認證下的新生班級管理,需要充分利用QQ群、BBS、微信等現代網絡交流工具,才能更好的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最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專業能力不斷提升。由此可見,班級管理需要注重學生交際能力培養,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互助意識等,才能在開展各種形式的班級活動的情況下,促進護理專業學生未來更好發展。
四、合理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意識
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學生應該樹立“珍惜生命、關愛病人”的職業觀念,并增強服務意識,才能有效防范各種疾病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從而幫助患者盡快活膚健康。因此,在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各種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的情況下,學生還需要注重自身責任意識的提升,清楚認識到護理專業擔負的社會責任,才能在學生道德意識、職業素養等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由于一個班級是一個集體,而護理專業涉及的工作對集團意識要求較高,所以,合理開展實踐活動,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特點,不但有利于加強班級管理與實踐的聯系,還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意識,最終達到新生班級管理的目標。例如:開展社區服務活動、協助醫生上門就診等,都是新生班級管理中學生應積極參加的實踐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有著極大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學生具備的道德素質、職業素養等,可以充分體現一個醫學院校的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因此,高度重視新生班級管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服務意識、學習理念,合理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等,對于促進護理專業學生未來良好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杜麗,張青,劉晶.班級團體輔導對護理專業新生學習適應性的影響研究[J].護理研究,2014,17:2156-2157.
[2]陸超,王娟,王秋琴,柏亞妹.南京中醫藥大學護理專業新生導生制實施現狀及管理對策[J].護理研究,2013,17:1707-1708.
[3]梁超,張娟.275名高職護理專業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3: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