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冬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網球課堂教學出現的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的達不到標準要求、師資水平偏弱、對網球課程重視程度低、網球教學理念陳舊和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本文提出了要加強對于網球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尋求支持來發展網球、要更新網球教學理念和優化網球教學方法等舉措,為提高高校網球課堂教學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網球課程 教學質量 教學理念 教學方法
被譽為“貴族運動”的網球運動在民間普及程度低,近十年年來才逐步納入高校體育課程體系,隨著我國女子網球在大滿貫賽事和奧運會等比賽中競技成績的突飛猛進,群眾對于網球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逐漸提高,高校學生對于網球運動的參與熱情也日益高漲,網球已成為高校體育的熱門課程。作為一項隔網對抗的持拍運動的小球項目,網球項目有別于其他項目的基本特征,參與者上手難度大,教學難度大,經調研,很多選修網球課程的學生反映課程學習難度大,通過課程學習的技能提高幅度有限。高校網球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網球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網球運動鍛煉習慣,如何提高網球課程教學效果是貫徹這一目標要求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網球課堂教學質量做一些探討。
一、高校網球教學的基本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場地條件稀缺和器材設施簡陋
隨著網球普及程度的逐步提高,全國各高校開設網球課程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據有關統計顯示,目前國內高校開設網球的學校占比6成以上,但是校均網球場地不足8片,開設網球課程所使用的網球拍也以廉價質低的鋁合金拍為主,網球也是多次利用,更新頻次低。場地限制是制約課堂網球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沒有場地進行多球多密度的練習,學生的技能提高速度非常慢。
(二)網球師資整體水平偏弱
在新一輪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高校體育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但就網球項目來說,目前高校的網球師資整體水平還是偏弱,具備二級以上專業運動等級的教師偏少,很多網球教師都是其他項目專項教師的網球愛好者。高質量的網球教學需要教師不僅具備完整的教學能力,還應該對網球技能形成過程和教學訓練細節有更深層次的領悟
(三)網球在整個體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視程度低
體育課程一直以來都是高校的邊緣課程,而網球課程在整個體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視程度也偏低,具體體現在:一是課程教學時數少;二是班級人數多;三是各層次領導對于網球項目的條件改善,課程設置、師資再提升這些具體工作重視程度普遍不夠。
(四)高校網球教學理念陳舊和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高校網球教學的基本理念還是停留在以講授為主的技能傳授模式,注重課堂的講授,忽視學生的練習。技能傳授式的教學對于學生完整建立動作的概念是有效果的,但是,練習密度太低,學生很難掌握新授的技能技術。要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此外,教學方法單一也是目前網球教學的通病,像“快易網球”、“游戲網球”等教學手法很少能用到課堂,但這些先進的網球教法已經在網球群眾普及推廣中開展得很好。
二、提高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舉措
(一)加強網球文化的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尋求支持
所謂網球文化,是指人們在研究網球運動的現象及促進網球發展的實踐活動中,在精神狀態、情感傾向、制度約束等層面上的認知,在理論認識、技戰技巧、方式方法等層面上表現的思維方式,以及有意識的在實踐活動中去實施其行為的總和[1]。被譽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的網球,具有無窮的魅力,競技觀賞性強,技術動作優雅,網球一直以來是眾多競技運動項目中高雅與時尚的代名詞。對網球文化的認同度是促進網球運動發展的根本。我國發展網球運動的時間不長,雖然在競技成績上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在網球文化推廣和營造方面還處在初級階段,這是導致我國群眾網球開展不力的重要原因。高校要把網球開展好,網球課堂教學是根本,但依托網球文化傳播所吸引的支持力是推動這項運動發展的內驅力。
(二)緊跟時代步伐,更新網球教學理念
目前我國高校網球教學普遍還是傳統的講授練習式的授課模式,這種授課模式在現有的硬件條件下很難取得教學質量方面的突破,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目前慕課、翻轉課堂等在線平臺課程已經深入高校各門課程的課堂,網球教學有必要更新教學理念,合理利用在線互聯網平臺構筑學習平臺,學導與導學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此外,要搞好網球課程教學,網球教師必須有鉆研精神,將最新的網球動態和實用的網球教學訓練方法引入課堂,發揮高校教師教科研并重的優勢。
(三)優化教學方法
以講解、示范、分組練習為主的網球傳統教學方法在教授學生網球基本技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要有效提高網球課程教學質量,僅僅使用這些方法還是遠遠不夠的,有必要根據學校場地條件,學生基本特征等情況引入一些高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墻壁練習法可以加強學生課堂上的練習密度,也利于教師對基本揮拍動作進行糾錯;比賽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性和學習熱情,誘導學生課外進行練習;快易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
參考文獻:
[1] 宋梅,趙先卿.網球文化對高校網球教學的影響[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8(4):125-128.
[2] 陶志翔,胡亞斌,趙源偉等.中國競技網球運動現狀及其發展對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6):83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