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剛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手球協會多次選拔兒童少年球手參加世界級的手球比賽——“Partille Cup”,然而一直成績不佳。我國兒童少年手球要想在國際賽場取得優異的成績,必然要不斷學習國外少年球手的訓練經驗,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還要加強兒童少年球手的手球組合戰術的研究和開發。
【關鍵詞】 兒童少年 手球組合技術 訓練
一、 手球組合技術概念
手球組合技術主要是指球手通過運用兩種或者以上的技術動作,將所有的技術動作組合的過程。構成組合技術的主要單位稱之為單個技術。在賽場上,根據球手對技術動作的不同運用情況,又可以分為個人的組合技術和隊員間互相配合的組合技術。
二、 兒童少年手球組合技術訓練的背景
(一) 兒童少年生長發育期提前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水平的發展,兒童的發育狀況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包括兒童的身高、體重以及智力發育情況等。少年兒童的發育期提前客觀上為兒童球手提供了巨大的后備力量,也使對兒童少年手球技術的訓練成為可能。
(二) 兒童少年手球賽事增多
近些年來,國際兒童賽事呈現不斷增多的現象。比如在瑞典舉辦的國際手球比賽——“Partille Cup”,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兒童少年球手進行比賽交流。“Partille Cup”采取單循環和淘汰制相結合的方式,使參賽隊伍可以更好地跟不同國家的優秀選手進行交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鍛煉。2010年中旬,我國應瑞典“Partille Cup”的邀請參加國際少年手球賽事,然而并未取得較好的成績,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兒童少年球手的水平與歐洲的強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三、 兒童少年手球訓練的必要性
(一) 生長發育期的提前
生理學普遍認為,兒童在8歲的時候其皮質細胞的分化抑制已經開始逐步完善,開始接近于成人水平。目前在我國,兒童少年手球的啟蒙訓練一般在9歲左右,該階段的兒童不僅智力情況發育良好,還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能夠準確理解和分析教練員的各項訓練動作,這對于少年球手進行各項基本訓練以及手球操作和手球戰術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 啟蒙期教育的重要性
瑞典的兒童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手球游戲,逐步培養兒童對手球的興趣。在8-10歲的時候,瑞典兒童就開始接受身體的協調性練習以及對半場手球比賽的訓練,培養其體力以及反應能力。在其到達11歲的時候便開始學習關于手球的一些基本戰術,到13歲的時候就開始參加手球比賽。由于瑞典兒童對手球的接觸和訓練早于其他國家,兒童球員的各項素質都高于對手,所以瑞典在兒童手球賽事上一直保持優異的成績。相較于瑞典或者歐洲的其他強隊,我國的兒童少年手球的啟蒙期較晚,水平低于其他國家。從一個優秀的手球球員的成長實踐來看,要想到達一個較高水平,其手球的訓練年限不能低于十年。所以手球訓練必須從兒童抓起,通過系統、全面的訓練,打好手球的基礎,這才是培養優秀手球球手的規律。
四、 兒童少年手球組合技術的訓練原則
(一) 區別對待的訓練原則
區別對待的原則主要是指針對那些已經擁有三年左右的手球訓練經歷的兒童少年在進行手球的組合技術訓練的時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應該充分考慮到球員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比如球員的身體狀況、球員的手球技術水平以及球員的智力發育情況等內容,教練要進行區別對待,做到因人施教。此外,教練一定要從青少年兒童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特點的球員制定出不同的組合戰略技術,對不同位置的球員采用不同的評分標準。
(二) 寓教于樂的訓練原則
所謂寓教于樂主要是指對青少年兒童的手球組合訓練必須考慮到兒童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兒童對手球的熱愛。青少年兒童存在活潑好動以及學習能力強的優點,但是也存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動作不夠準確和協調等問題,因此在對兒童青少年的手球訓練中做到寓教于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手球訓練中,我們應采用示范或者視頻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各項動作更加具體形象。其次,讓兒童在訓練中獲取樂趣。就以手球的傳球訓練為例,我們除使用標準的手球外,還可以采用沙包、網球等器材來代替手球,進行傳球的練習。此外,還可以在球門標注幾個位置,來引導球員進行射門,以此鍛煉手指和手腕的控制力度,提高射門的精準率。最后,教練還要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教學氣氛,使手球訓練不再那么枯燥無味,激發青少年球手在手球訓練中享受打手球的快樂。
五、 結論
目前,隨著我國兒童少年成長發育期的提前以及正規的手球賽事不斷的增多,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的手球組合技術的訓練可以使國內球手的水平得到提升。對青少年球手的組合技術訓練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首先,將手球訓練的啟蒙期提前到7歲,做好我國兒童球手培養的準備工作。其次,通過對青少年兒童手球基本功和基本技術的訓練來不斷強化球手的個人組合技術和團隊配合的組合技術。最后,對青少年兒童的組合技術訓練應該遵循因材施教、學以致用、寓教于樂以及循序漸進的原則,科學合理地設計訓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