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萍
摘 要: 在競爭激烈的當今時代,應該從小做起,培養孩子成為全能型人才。數學是各個專業學習的基礎,打好堅實的數學基礎顯得尤為重要。傳統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注重成績,機械地讓孩子練習學科知識,每天做大量練習題。傳統教學模式本著數學就是多做題的原則,使用“題海戰術”提高孩子們的成績。不重視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忽視孩子們的情感,本文研究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希望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參與式 課堂教學
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教育應該與時俱進。以經濟發展為基礎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創新教育模式應該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主動參與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自己探索,主動與同學交流,自主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1.參與式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
什么是參與式課堂教學?根據字面意思解釋,參與:參加到一個活動中并在該活動中起到一定作用,扮演一定角色。課堂:學習的場所,教學:可以拆開來解釋為教、學,這是兩個過程,一個是教授他人知識,學是自己學到知識。所以參與式課堂教學就是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參與教學,同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創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2.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方法
2.1學生主動參與
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創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下,可以組織不同形式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單調乏味的“題海”中解脫。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優勢在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時,隨著連續數學問題的提出,使自己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而且情感、行為都保持高度參與狀態。主動參與時,開始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過程,查缺補漏更能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在主動參與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例如:減少課堂練習時間,把課堂上的練習題放到課下做。課堂上老師可以出一些注重計算能力的復雜計算題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做解答。也可以組織數學奧數知識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實行積分制,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2尊重差異
參與式課堂教學要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前提下進行。雖然現代社會我們總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主體,我們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學生因為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個人經歷不同而產生智力、性格、情感方面的差異。因為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所以老師解答學生問題時應該耐心,不管學生提出看起來多么簡單的問題,老師都應該細心講解,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有些學生性格內向,在課堂上不敢主動舉手,不敢大聲問答問題。這種學生往往需要老師差別對待,點名讓他們回答問題并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
2.3發揮激勵作用
小學階段的孩子自我辨識能力不高,老師和家長的夸獎會成為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所以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激勵功能。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中,只要孩子們開始參與就是一種成功,在參與過程中失敗與錯誤都是一種收獲,所以學習過程中沒有絕對的錯誤,也沒有絕對的失敗,學生跨出的每一步都是進步,都應該得到鼓勵。
2.4創新學習
創新學習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授課教師的創新學習,在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下對授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顯然一成不變的“講授式”課堂授課模式不再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另一個方面是對學生提出的創新學習要求,“題海戰術”已經被淘汰,新形勢下學生學習開始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如互聯網模式的興起使傳統面對面授課模式得以改變。
例如:在孩子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老師不應該立刻指出來讓他們改正,而應該告訴他們這種想法很好,讓他們繼續算下去,最后等他們沒有辦法再計算時再告訴他們:我們已經證明了這種辦法行不通,那么接下來再換一種方法。不讓他們覺得自己失敗了,而且讓他們在鼓勵中繼續努力學習。
3.結語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主要從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老師和家長的激勵作用;創新學習這四個方面闡述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研究要點。
參考文獻:
[1]李從階.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策略”實踐研究[J].速讀(上旬),2014,(12):170-171.
[2]王巖.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5,(1):74.
[3]宋艷麗.談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5,(1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