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霞
摘 要: 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小學生具有較強學習新事物的潛能,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指導小學生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讓小學生在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21世紀更好地挖掘自身潛能。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課堂是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與時俱進、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深入探討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并對其優越性做出了總結。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教學 應用特點
小學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多元化的課件資料信息使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結合是數學教學的創新,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多媒體、網絡等現代信息化技術通過圖形、動畫、視頻等動態表現形式對數學知識進行整合并與生活信息相結合,從而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本文通過各方面的了解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進行了總結。
1.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優越性
1.1教學課件資料信息的多元化。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的學習資料比較單一,除了書籍和圖片就只剩下教師的講解,這樣單一的模式對枯燥難懂的數學來說弊端還是比較多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數學失去信心和興趣。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教師通過互聯網搜集到大量信息,還可利用三維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形式講解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既加深學生的印象又促進學生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習效果,給數學教學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資料。
1.2學生興趣的激發。
小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對動畫滿心喜歡,富有變換的動態圖形滿足小學生的需要,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記得學習圖形的時候我就采用變換屏幕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放映各種圖形的時候,學生個個精神集中,并且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搶答問題,我還配悅耳的背景音樂,總之這節課氣氛十分活躍,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下課之后學生都圍到我身邊跟我商量以后都這樣上課。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使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加之栩栩如生的動畫效果,學生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激發。
1.3教師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在信息技術下,知識得到很好聚集,大量知識匯聚于互聯網中,對教師查閱資料來說非常有利,教師備課時信息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助手,教師可以了解更多教學方法,使教學策略得到優化。我們學校有個年輕的教師,由于缺乏經驗常常在備課中出現漏洞,由于老教師忙于自己的工作,因此交流不充足,后來她利用信息技術查找網上各種教學課件,教學質量得到大的提高,學生也非常喜歡她的課。有了信息技術,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電子動畫效果將小學數學中比例、統計等難點直觀地演示出來,還可從其他角度加深學生對各種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從而幫助老師更有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1.4信息技術對數學內容具有整合作用。
數學本身抽象難懂,加之小學生貪玩學習、容易走神的年齡特點,數學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往往變得難懂且枯燥無味,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對數學內容進行整合,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曾經在講授“分數加減法”時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先放出一個式子,再放出一個視頻,一個香蕉切了一半,然后再切去一半,最后問學生香蕉還剩多少,既加深學生的理解又使乏味的數字形象化,學生更有興趣且更直觀地學習數學。
1.5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加強學生的體驗。
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知識與生活信息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加強對生活的體驗。教學對象為小學生,小學生的特點是思維不成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強,如果使他們的學習從已經認識理解的事物或者個人生活經驗出發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貼近生活,從而加強學生的體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使數學知識變得較容易掌握。
2.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得力助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對于教師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信息化時代,我國教學要和時代發展步伐相結合,因此相關人員要不斷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從而推動我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尤愛萍.例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5(9):79,84.
[2]賴玉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2014(7):182.
[3]曾淑華.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5(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