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蓮
摘 要:小學學習是學生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而小學語文學習,更是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在于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喜愛中文,并能靈活運用語言。由于語文科目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能有效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課堂效率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功底,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語文是一門強調實踐的科目,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要科目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基礎階段的教育中至關重要。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能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文主要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主要目標,并針對這些目標論述了如何通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進一步落實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目標
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以教學目標為基準,同樣語文課堂效率提高的措施也要圍繞提高效率的目標展開,才能使課堂有的放矢,現將小學階段語文科目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目標分析如下。
1.提高學生的識字、讀句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從識字、讀句開始,新入學的學生在與同學的初次交往中,最關注的問題是同學姓什么、叫什么。我們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將班中每個學生的姓名書寫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學生在自主快樂的氣氛中,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心的做法,識字效果真可謂事半功倍。因此,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效率提高的首要目標就是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高效的課堂能激發起學生更多的神經元連接,從而提高學生神經的興奮度,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進而提高學生認識字詞、理解字詞、運用字詞的能力。
2.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以及感受能力
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在于幫助學生學會理解文章、理解語句,這不只是出于對學生未來學習、工作的考慮,更是因為學生的生活、與人溝通交流、為人處世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這也成為小學階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之一,提高課堂效率能帶動整個課堂的氛圍,幫助學生發揮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和感受能力。
3.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其實,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就在于運用,正因為如此,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打造高效課堂的目標之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包括寫作水平、與人溝通交流的流暢度等,這些都是教師在提高課堂效率的設計規劃時需要注意的方面。
二、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針對上述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對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才能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
1.使用豐富多變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課堂參與度等都較低,小學生集中精力的集中度較差,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語言的多變、活潑等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動力,小學語文學習也不例外。小學生在學習語文字詞、文章、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時,離不開學生學習的興
趣,只有在小學生懷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時,才能對語文課程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提高小學生語文科目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以及精力的集中度。例如,在低年級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經常使用“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你看課文中的楊梅多好吃呀”之類口語性較強的語言。
2.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師針對教學目標,積極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增強語文課堂的實踐性,以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積極采用問題探索式教學法,在每堂課開始之前以及在課堂的中間階段,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提出“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學到了什么呢?”激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將情景教學法引入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其中,教師在講解古詩詞部分的內容時,由于古詩詞用詞精煉,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古詩詞的情景通過教師的口頭描述或再現詩詞的意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通過體會詩詞中的意象、情景在腦海中產生畫面,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只有教師動情、引情,學生才能入情、抒情,語文課堂才會飽含趣味,語文學習才會順利進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窗口入手,把課文中描繪的生活畫面及其形象看成文章中情境的本質內容,并將其化為各種圖畫、音樂、動畫、故事等,讓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投入教學活動中,從而達到兒童主動參與、主動發展的境界。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圍繞學生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知識輸出
量,并培養學生對知識了解、吸收、轉化、運用的能力。通過使用豐富多變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度,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堂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華.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方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2]王玉芬.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效率[J].北方文學旬刊,2015.
[3]代莉.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