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桂捷
【摘 要】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目標”中又提到“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這意味著“小組合作”,必將成為新課程改革之后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充分發(fā)揮了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xié)作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褌€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一、 合作學習的含義
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主體進行的,是以教學動態(tài)因素為目的的,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活動。
合作學習起源于6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對學生集體動力作用的研究。在70年代中期,合作學習興起,80年代中期逐步發(fā)展為一種課堂教學的策略。這一策略目前已廣泛的用于50多個國家的中小學課堂。各個國家的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有較大的差異,有的側重相對結構化的方案,著眼于技能、概念、信息的掌握,有的注重非結構性的討論或小組設計,著眼于社會化、高水平的思維或問題解決的技能。
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是學生座位排列由過去的秧田式變成合圍而坐,但其實質是學生間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每一個組員不僅自己要主動學習,還有責任幫助其他同學學習,以全組每一個同學都學好為目標。教師根據(jù)小組的總體表現(xiàn)進行小組獎勵,學生是同自己過去比較而獲獎勵。
二、合作學習的收獲
(一)小組合作學習拓寬了學生學習的空間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將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yōu)椤敖M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還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yōu)閹熒⑸g的多向交流,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他們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而且還將學生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小組合作學習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向組內(nèi)成員闡述自己的看法,這不但可以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還可以增強他們對學習的愛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還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 三)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強調(diào)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較容易解決了。它為每位學生參與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為發(fā)展學生的合作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感情的過程。它使每一成員都溶入集體中,增強了集體意識。
(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學習把學生由旁觀者變?yōu)閰⑴c者。它要求那些已經(jīng)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把知識和技能教給其它成員。作為講授者的學生,為了能夠教得更清楚、透徹,必須對所學的材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和分析。其它學生也希望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色,因此他們就要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學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一)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保障合作
美國學者格拉塞等人首倡的“四人異質小組”的教學模式,主要指:分工合作,相互幫助,配合利用小組本位的評比討論與組間競賽,提高學習成效,達到取長補短。我曾對學生合作學習中的分組方法進行嘗試,合作小組的劃分主要依據(jù)期末考試的數(shù)學成績,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智力水平及潛力等,將全班學生按好、中、差為一組的方式,分成若干平行的小組(小組的多少取決于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一般六人為一個小組),然后選取每個小組中成績優(yōu)秀、有責任心的同學為組長。 2、安排合適的座次。分好小組后,上課時要安排學生坐合適的座位,以便于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合作學習。當然,合作小組的位置編排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也可以根據(jù)一段時間學生的情況,或是合作內(nèi)容的變化,調(diào)整各自的小組。
(二)把握課標,選好內(nèi)容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這就要求數(shù)學教師要在把握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于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內(nèi)容。如在學習《數(shù)軸》這一課時,我設置了如下內(nèi)容:
1、前置準備:
(1)你會讀溫度計嗎?完成課本43頁最上面的讀溫度計的問題。
(2)你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有理數(shù)嗎?
2、自主學習:認真閱讀課本第43頁至45頁,完成下列問題
(1)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C(叫做______),選取某一長度作為______,規(guī)定向右的方向為______,就得到了數(shù)軸。
(2)如圖,指出數(shù)軸上A、B、C各點表示的有理數(shù),并用“〈”將它們連接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的相反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數(shù)是-3.5。
(4)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______邊的總比______邊的大;正數(shù)______0,負數(shù)______0,正數(shù)______負數(shù)。
(5)比較大小:-3______5;0 ______-4;-3 ______2.5。
3、小組內(nèi)討論
4、 合作交流
(1)什么是數(shù)軸?怎樣畫數(shù)軸。
(2)有理數(shù)與數(shù)軸上的點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3)什么是相反數(shù)?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
(4)如何利用數(shù)軸比較有理數(shù)的大小?
5、歸納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在學習《絕對值》這一課時
第一、自主學習部分設置為:
1、±6互為相反數(shù),只有________不同,但它們到________相等。
2、在數(shù)軸上,一個數(shù)所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shù)的________,如+2的絕對值等于2,記作︱+2︱=2。
第二、合作交流
1、 想一想+6和-6的絕對值分別是誰,有什么關系?________±3呢?︱+3︱=_____
︱-3︱=_____
2、分別寫出下列各數(shù)的絕對值︱5︱=_____,︱-2︱=_____,︱+4/9︱=_____,︱0︱=_____,︱-7.8︱=_____。
3. 分別求了正數(shù)、負數(shù)和0的絕對值,觀察這些結果,你能得到一個數(shù)的絕對值與這個數(shù)和關系嗎?議一議后寫在這下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下邊數(shù)軸上標出-1.5,-3,-1,-5
5、它們的絕對值分別是____ _____ _____ ____這四個數(shù)的大小你一定知道?-1.5,-3,-1,-5呢?試填在下邊空中____﹥_____﹥_____﹥____總結一下吧!兩個負數(shù)比較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效活動,展示結果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提出的不同問題充分考慮合作時間怎樣安排才能最有效。一方面,我們可以以中等稍微偏下的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參照物,精心預估學生合作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另一方面,認真研究學情,精心預留需要教師介入的時間。如果只注重討論的形式或過程,而對小組合作討論的成果不夠重視,忽略了對討論結果進行的科學小結。這樣就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的無味,影響了學習興趣。實際上,如果教師能夠充分運用合作討論的結果,就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從而實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相關內(nèi)容后,我設計了如下這個題目:用任意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什么四邊形?學生經(jīng)過討論后,讓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所得結果以圖形展示在黑板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探索成果時,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也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實效。
(四)及時評價,鞏固成效
在小組合作活動結束之際,要對各個合作學習小組做一個合理的評價,以此鞏固小組合作的成效。因為組長的回答代表著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所以,要針對所有成員的合作來進行評價,以此來鼓勵學生在合作中應做到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避免一些缺乏學習技能的學生遭到忽視和冷落。這樣,不管是能力較強的學生還是能力較弱的學生,都能從教師評價中受到鼓勵,使他們更加滿意,也更加喜歡參與到今后的合作學習中去。
例如,我在教學實踐中,一直注重對小組合作的評價。每節(jié)課中都會評出“最佳表現(xiàn)組”,每周評出“風采組合”,并在下一周的教學課件中,展示“風采組合”六位同學的照片和介紹。學生對此表現(xiàn)出很高的興趣,所以在小組合作的討論和成果展示中,每一位學生都積極、踴躍,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由此可見,評價是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積極的評價更能促進學生間的有效合作。
總之,開展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增長見識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適應社會的能力,建立團隊精神共同進步。我們應不斷探索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做法,使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完善、更合理,從而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作為“小組合作”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有效學習的促進者。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主編.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2]李玉坤.新課標下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探究[J].考試周刊,2008,11.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坦.合作學習: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理論[J].普教研究,1994,8(1):5-8.
[6]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 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0:34-38.
[7]盛群力.小組合作互助合作學習革新評述[J] .外國教育資料,1992,21(1):1-7.
[8]S.沙倫著,王坦、高艷譯.合作學習論[J].山東教育科研,1996,10(5):16-18.
[9] 約翰遜(Johnson, D.W)等著,劉春紅,孫海法編譯. 合作性學習的原理與技巧—在教與學中組建有效的團隊[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8:134-145.
[10] 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0: 48 - 51.
[11] 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23-134.
[12]袁軍.說精制[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3,12(5):11-15.
[13]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10:149-155.
[14]章偉民.教學設計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8:69-86.
[15]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23(2):3-6.
[16]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5 :22.
[17]張斌.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tài)度的影響[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19(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