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
【摘要】只有做到真正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貫穿生本理念,才能真正推動小學課堂教學的進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生本理念;分層教學
生本理念是當今教育的新興引導方向,尤其在小學基礎教育中,“一把抓”“滿堂灌”等傳統教學方式正在悄然退場,而學生的學習感受成為新的重點關注目標。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成為教學改革重點。數學是思維無處不在的學科,學習中講究邏輯層次,面臨變化組合,學生的每一步感受都可能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效果,因此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實際狀態主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學得更輕松,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一、增強互動,和諧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離不開融洽的教學氛圍,不能缺乏學習活力,特別是小學數學課堂,既要理清思維層次,又要跳脫枯燥、僵硬,讓學生體味數字的樂趣,就必須把握好課堂的輕松氛圍,令學生充分感受學習過程的奇妙,而不是眼中只有知識點,只沖著解題而去。以往的教學中,課堂的走向、教學的步驟全都由教師安排,所形成的學習模式也是單向的,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被動進行問答、練習,甚至被動跟隨自己不適應的課堂節奏,這樣一來課堂氛圍必然是嚴肅、沉悶的。為此,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還需要從加強課堂互動做起,有往有來的教學交流方式能夠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且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朝著最符合學生需求的發展方向。對學生來說,有意識的課堂互動,能夠放松心情,架起師生間相互了解的橋梁,有利于讓學生敞開心扉,主動與教師交流學習感受,平等參與課堂,而互動所帶來的活力也能讓課堂氛圍更和諧。在互動實施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如提問、評價等,而且可以多向實施,可以是學生對教師,也可以是教師對學生,還可以是學生對學生的組合。如:在學習“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實施多向互動,引導學生提問。有學生提出“如何計算圓的面積”;有學生提出“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教師也可以反過來提問學生,加強課堂互動,有來有往。
二、教學分層,關注學生差異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所把控的教學節奏、教學手段總是一視同仁,按照教師單方面的設計而行,但這對學習基礎、學習資質、學習意識都各不相同的學生來說卻是極不現實的。對此,教師常常左右為難,節奏太快必然讓基礎弱的學生跟不上;而節奏過慢必然讓基礎好的學生頓失興趣。數學中的復雜數據、嚴密邏輯等讓學生之間的認知差異更容易拉大,客觀因素雖如此,但主要原因還是由于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要想讓每個學生都能收獲符合自己特點和需求的知識導入方式與自主學習方法,就必須正視、接受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想學生所想,為學生開辟一條更細節化、能夠普遍受益的學習之路。而具體的實施策略就是教學分層,按照學習狀態和學習類型將學生區分開來,再對應各自的需求進行分別引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引導、教學實踐等環節進行分層實施。例如,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在應用練習中,教師設置了分層任務:讓基礎弱的學生準確讀出分數;讓基礎一般的學生找出圖中隱藏的分數;讓基礎好的學生總結分數變化的規律。這樣教學顧及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緒,同時也收到了各自的真正實效,無論哪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必須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并且在分層時要注重鼓勵學生挑戰高層級的任務,實現自我突破,創新發展。
三、活動體驗,強調學生主體
“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作為教學主導”是素質教育一直強調的宗旨,然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卻沒有突出,尤其是在學習實踐環節。教學中,實踐應用是課堂的重要節點,學生的學習收獲必須依靠實踐來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需要根據實踐來體現,以便教師總結益處、完善不足。而教師在教學實施中卻常常根據自己的想法與判斷對實踐內容、方式等進行限制、要求,使學生無法盡情地發散自己的思維,主體體驗自然少之又少。因此,教師要將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入課堂,改變實踐應用的單一形式;還要全面開放活動內容、活動要求,讓學生感受到新奇與放松,繼而愿意主動投入。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將活動實施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少一些限制規定,多一些自由鼓勵,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自身主體性,有效激發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有趣、開放的實踐活動: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出以時間的細節展示為重點的、合理的旅游行程圖。活動內容包括新知識點時、分、秒的正確書寫、單位換算等,而其余的配合則不限制。學生也大膽想象、細心應用,充滿自信地完成了活動體驗。可見,開放、靈活的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貼合學生的興趣,還能催生出更強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完成實踐,從而獲得深層次的發展,并將知識學以致用。
“以學生為中心”是成功課堂的前提,是人性化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沒有學生的課堂是殘缺的,而“只有學生之形,沒有學生之神”的課堂也同樣是不完整的。教師要真正重視學生的感受,體會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有自我、有追求的狀態下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