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摘要:當前,學生作業當中"一刀切"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一部分孩子又覺得作業沒意思,家長也覺得作業機械重復現象嚴重。因此,教師應客觀看待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差異,采取分層作業的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提高作業效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72-02
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它不僅是檢測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一個導向作用。但是在現實教學中,我們的學生卻整天埋頭于"作業堆"中,作業形式簡單枯燥,訓練要求統一,浪費了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高,打消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甚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導致厭學心理的產生,因而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1.設計分層作業總體設想
1.1作業量分層。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是必要的。每課的基礎性練習,必不可少,以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師結合課文內容設計的一些拓展性練習,他們可以選做或不做。如背誦練習,一般學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誦有關篇目,對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多選擇一些精彩片段背下來。適量、適當的作業和練習要求,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1.2作業難度分層。針對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的客觀事實,我們重視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他們確定相應的目標,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例如,學習《媽媽的愛》一課后,布置了以下作業:(1)仿寫一篇歌頌母愛的詩歌,也可以自制卡片寫祝福的話送給母親。(2)回家幫母親做家務。(3)摘抄有關母愛的句子。請學生自由選擇,并根據他們的自身水平,確定為基礎、發展、創造三級目標,要求一般學生能實現基礎目標,努力完成發展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努力完成創造目標。這樣,讓學生針對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作業,促使他們語文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1.3完成作業時間分層。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完成作業時間上分層要求,能有效保障后進生"吃得了"的問題。在課堂上就要求背誦的段落,允許課堂上背不熟的同學回家繼續背到熟練為止;要求優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業,后進生可以寬限1至2天。這樣,保證了后進生的作業質量,使之扎實鞏固所學知識,形成良性循環。
2.分層設計,講究評價方法
2.1分層評價,鼓勵為主。對于分層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做全對的,即可得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后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臉或寫一兩句評語。這一面面紅旗、一顆顆五角星、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讓他們更加喜歡做作業。
2.2多向評價,共同參與。傳統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處于"僵化"狀態,不利于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我改變過去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為多向評價,讓學生也參與到作業的評價中去。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等多元多向評價,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評價,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指出別人的錯誤,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把評價權交給學生,真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主體意識。同時,也可讓家長也參與到評價系統中,請家長對孩子在家中、社會上的表現做正確客觀的評價。通過主體評價與客體評價有機結合,實現評價多元化、民主化、多層次化,從而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自信生長環境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3.分層設計,講究原則
3.1形式多樣,趣味盎然。讓語文作業充滿趣味是我一直以來努力去做了一件事。我想這也應當成為我們設計小學語文作業應堅持的理念。這也是語文作業的特點決定了的。要讓大多數學生一回到家做的第一項作業就是語文作業,而且認真積極地挖空心思地去做,在作業設計上,就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看一看,積累素材。教師要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讓學生由課堂到課外,由學校到社會,多聽、多觀察、多感受,積累學習語文的素材。觀察可以分為有意觀察和隨意觀察。有意觀察即布置學生有目的的觀察某一事物,如課前布置觀察小動物樣子、生活習性,植物的樣子、特點、生長過程,天氣變化等等。隨意觀察即鼓勵學生平時多做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的新鮮事,或感興趣的事物,然后寫一寫觀察日記。它將讓學生著眼觀察、動筆記錄、用心思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查查找找,搜集交流。搜集資料,交流匯報是學生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學習過程。它可以體現課內外、校內外、學科間的相互融合。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求知,學會合作,培養能力,發展能力。
3.2自主選擇,體現層次。"自主"應當成為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重要原則。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教師考慮家庭作業時,要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多梯級的作業,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進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果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就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
對于家庭作業,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沒有把"合作"作為必要的素質來培養。自主性的作業應當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在與爸爸媽媽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